衡威
江苏省邳州市碾庄中学221300
【摘要】个性化教学模式讲究的是对于教学方式的“不拘一格”,将其应用到物理教学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应用实践
物理是以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学科,也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现阶段,各类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加之初中阶段的物理课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性,所以学生也感受到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个性化教学讲究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知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所以与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值得进行更深层次地推广应用。
一、利用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简述
目前,各地初中物理教师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虽说改革遇到了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为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日常物理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笔者认为若想要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实践个性化教学模式,需要先对这方面改革的意义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具体内容如下:(1)可以让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活泼。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整体课堂效率的保障,对此教师需要摆正认识。过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上,所以学生几乎没有几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因此其实际学习兴趣必将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师应当尝试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来改变上述局面,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环境,引导其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1】(2)能够为各个层次的初中生创造进步的机会。虽说初中生才刚开始接触物理,但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需要同时面对几十名学生,因此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长此以往,便造成了个别学生总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问题。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按照个性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开展物理教学工作,便能够解决好上述问题,进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出进步提高的机会。其关键在于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为其量化定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声现象》,教学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在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有的学生认为是眼睛在前面,耳朵在后面,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在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笔者要求他们不要轻易下结论,并鼓励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生活常识,学生也从其他途径听到过,但却没有尝试用物理化的思维进行思考分析,之所以要在正式学习课本知识前将这个问题抛给他们,也是为了让他们在物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践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思路
1、通过分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对初中物理课来说,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其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可以成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舞台。教学中,基层物理教师可以尝试按照分组教学的思路来培养初中生的个性化思维,实现其全面发展【2】这方面的改革中,教师需要按照实际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各个层次,之后还需要在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之间设置必要的线索,进而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以上算是教学内容的分层,之后才能够开展学生的分层。具体需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表现、考试成绩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学习互助小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具体要学习的内容并在其实际学习中做好解疑答惑工作。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要鼓励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强化其个性化思维和逻辑思维。
例如《光的反射》,教学中有位同学在课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光反射与折射的区别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后,笔者首先对这位同学的独立思考进行的肯定,其实这位同学的物理成绩并不好,日常教学中被分到了C组,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也非常意外。之后笔者鼓励这位同学对实验的方式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在身边同学的配合下这位同学自己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而且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建立起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
2、借助于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日常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按照个性化教学的思路开展实验教学,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改变过去完全由自己主导实验进程的做法,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属性,之后还需要为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实验氛围,引导其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例如《声音的特征》,教学中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小乐器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从搜集材料开始,独立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出能够发声的乐器,既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又加深其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再上课时,笔者还留出了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乐器。学生对这类新奇的作业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这类活动也让他们对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建立起了新认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实验之外,其实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讲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这部分知识时,笔者给他们布置了一个撰写以“汽车的未来”为主题的科普小论文的作业,让他们自己在课下搜集资料并在论文中阐述汽车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这类活动既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他们的信息资料整合与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起“大物理观”,让他们学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思考分析问题。
【总结】将个性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就等于为学生搭建起了全新的学习平台。今后教师应当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并推进其优化改革。前文中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谢秀军. 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艺术,2020,(01):59.
[2]耿晓波. 关于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2019,(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