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现状、困局与突破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素芳
[导读] 摘要: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环境监测方面的事业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的环境监测站已经探索出了与中国实际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模式,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南充市仪陇生态环境监测站  四川南充  637676
        摘要: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环境监测方面的事业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的环境监测站已经探索出了与中国实际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模式,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在地市级和县级的环境监测站其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面临的现状和困局,并探讨了突破困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测站;困局;策略
        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可以对污染物进行精准定位,掌握污染物的范围、性质和类型,给后续污染物的处理工作提供数据方面的保障、依据。实践中,可以发挥出科学判断污染物范围、性质以及变化情况的价值,还能进行科学化的分析,从而判断、模拟出该污染物的实际变化情况,给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1]。
        一、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的实际发展现状
        (一)职责范围逐渐明确
        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分离,让监测部门的管理工作逐渐得到强化,这也理顺了其他部门同环保部门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环保部门同农业、水利、城建以及卫生等领域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就行政许可和监测行政管理方面而言,也变得更为合法化、规范化了。同时,逐渐明确了各环保部门间的关系,避免发生谁都能对监测站进行指挥,为其下任务,报告到处乱发的情况,但在真正需要时却无监测报告可用的混乱局面。监测站应有的职责范围被进一步明确,推动了监测业务的有效发展,监测管理和技术的分离让监测站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开展内部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环境监测站整体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也使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获得了很大提高,使监测系统实现科学发展,从而为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数据和服务。监测技术与管理可以说是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相互辅助的两个方面,应当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若缺乏管理,就可能会使技术迷失方向;若没有过硬的技术,就可能会使内部管理失去有效支撑。监测站的行政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站下达工作任务要求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宏观意义上的业务技术引导,帮助监测系统真正解决实际监测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得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能够有效开展起来[2]。
        (二)地位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国家公布了很多与环境监测有关的文件,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环境质量的评价、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确定等更加重视,而地方政府也非常看重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工作,人民群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这就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对社会发展以及重大决策制定都有积极影响,甚至其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业务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所无法取代的[3]。
        二、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面临的困局
        (一)基层环境监测站配备的监测人员数量不足
        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站经常会面临人员不足与团队人员更迭频繁的问题,由于监测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辛苦,尤其是需要现场进行污染源监测时,所面临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往往都是需要进行有毒、高空、水上和高温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十分大,基本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次,监测人员的工资、福利并不高,但却面临着极重的工作负荷、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不高的社会地位,所以监测团队十分不稳定,人员经常变更。加之,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会被机关升迁、调走,这些都使得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出现了人心不稳和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


另外,由于存在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导致不少优秀人才无法进入到监测系统中来,使得监测系统出现人员不足、人才断档的严重问题,进而导致监测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4]。
        (二)质量管理意识差
        很多监测人员认为发放密码标样给质量管理员可以说是一种缺乏信任的表现,就是在为难人罢了。另外,在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将样本同密码标样的分析同时进行,必须使保证值和测定值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认为系统误差已经被基本消除,可现实中仍然有一些监测人员选择把样本与密码标进行分批分析,这样会导致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和标准流于形式,完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三、突破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所面临困局的有效路径
        (一)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应当创新监测质量管理意识
        要想优化和管理好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业务,就需要在实践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做好解决和预防工作,按照新时期的环境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不断加强各地区监测站开展监测工作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监测站和各级环保部门的配合,构建起完善的组织结构。若有条件,也可以设置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具有专业监测知识和技能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另外,需要设立质量巡查和定量考核机制,以调动监测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用制度来管人,增强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开展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强化对已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
        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需要依靠工作人员来进行有效开展,各级专业部门和政府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其创造更加优惠、有效的政策条件,来招纳和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监测系统中来,用以提升基层地区环境监测站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质量。另外,应对已有的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基层的监测人员能够掌握更为先进、有效的监测业务专业知识,鼓励他们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来,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心,进而促进基层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开展质量[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站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其环境监测业务的开展质量,就需要针对其当前面临的困局,创新环境监测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对已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谢丽娜.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9, 000(033):122-123.
        [2]赵之权.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 2019(4):139-139.
        [3]李爱民.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J]. 环境与发展, 2019(9).
        [4]倪晓宇.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21):123.
        [5]冯育军,陈晨.基层环境监测站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 2019, 000(022):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