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曹成杭
[导读]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改善我国人们的出行质量。近年来,我国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将环保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身份证号:37042119700509xxxx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改善我国人们的出行质量。近年来,我国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将环保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发展建设,道路建设中必须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对生态道路设计高度重视起来,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不断的更新设计体系。
        关键词:节能环保理念;道路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道路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发展理念提出,各个基础设施工程单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融入环保理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新时代提出的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其基本概念就是在道路施工设计过程中选择污染最低、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案,在道路周围设置绿化区,并选用环保再生材料,这样才能在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道路工程设计形式
        根据道路等级确定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横断面形式,一般按板块划分断面形式,如一板块,二板块,三板块,其中一板块断面即不用分隔带分割的断面形式。二板块类似双幅断面,即使用分隔带将行车道分隔为两个部分,目的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来降低双向行驶机动车的相互影响,适合在主干道上使用。三板块断面,将车行道划分为三个部分,中心设分离带。此外还有四板块道路,将道路划分为四个板块,一般四板块道路,中间的两个板块可以作为快速路使用,两边作为辅路。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应当根据道路在路网当中所承担的功能来确定横断面形式。当然在设计当中并不单单只考虑道路等级,还需要根据交通安全、道路景观、路面排水、管线布局等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横断面形式。一般比较常用的是二板块断面,有人行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中间分隔带等要素,二板块断面通常用来设计车速在50km/h以上的城市道路,如主干道,快速路。纵断面要求纵坡缓顺,起伏不宜过多,应当符合最小坡段长度要求,最小坡段长度通常按行车速度行驶9-15s的行程作为规定值。纵坡度,按照排水要求般在0.3-0.5%之间,考虑到安全通行则在4%以内,若坡度在5%以上,应当限制坡长。要求应当结合城市地形、地质、管线以及建筑的布置综合考虑。
        2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应用
        2.1路线平面节能设计
        对于路线平面节能设计而言,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施工人员在坚持以“避让为主,处治为辅”的原则基础上提高工作路线的顺直度,减少在地理环境、城市规划、产业园规划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在地质构造结构基础上减少主线和结构物的排布,这样才能提高人体能源的使用效率;2.对于路线设计方面而言,施工人员要按照公路竣工后的具体通车流量来规划公路长度;3.工作人员充分研究路线里程长度和车辆油量消耗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规划路线的长度和设计方案,体现路线平面节能理念。
 
        图1  公路的平面、纵断面设计
        2.2透水铺装
        作为道路中常用的一种海绵城市措施,透水铺装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根据面层材料的不同,透水铺装分为透水混凝土铺装、碎石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前2种铺装主要应用于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小的道路,效果良好;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主要应用于机动车道的铺装。其中,透水混凝土以其质量轻以及渗透效果好的特点成为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铺装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透水铺装材料不断出现,透水性能与环保性能都不断提高。
        2.3道路设计应以人为本
        道路设计必须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还必须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行驶舒适度。车辆驾驶员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行进过程,这就涉及到道路设计中的线性问题,线性设计应遵循行驶车辆在设计行驶速度中所感受到的路况特征。所以道路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所承载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以及道路路径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两者之间能否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再者,道路设计还要考虑路线规划是否合理,道路开通后对周围建筑物或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存在影响,怎么来减少车辆行驶带来的噪音污染和尾气污染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2.4协调水、电、暖管线
        道路设计中一个比较大的难点是地下管线的协调问题,需要基于BIM构建相应的管线模型,并整合为一体。为了确保管线布置科学合理,必须要进行碰撞检测,一般采取多专业综合碰撞检测(注意,各专业构建好模型后,需要各自完成各自专业模型的碰撞检测),暖通、水电、道路、结构等各专业要协同进行综合碰撞检测,但是一个完整的道路模型实体数量庞大,排布复杂,如果一次全部碰撞检测,可能需要超级计算机来进行,一般计算机可能会非常慢,因此为了提高效率,一般要求在完成功能前提下,尽量减少显示实体的数量,进而快速得到碰撞检测结果,然后根据碰撞检测结果去优化水、电、暖管线布置方案,确保最优。
        2.5加大绿化设计力度
        一般而言,在道路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绿化带,其不仅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还能够提高道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对于道路工作的设计阶段而言,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以公路路线为基础在恰当的位置设计能够与环境相融合的绿化带。对于绿植的选择而言,相关人员要在保证绿化带整体美观的基础上对当地区域的土壤状况进行取样调查,这样才能选出最适合当地区域生存的树种,使公路、绿化带、生态环境三者能够有效地融合。对于在公路周边设置绿化带这一方面而言,其存在诸多益处:1.降低公路周围环境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提高环境的生态稳定性能;2.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给驾驶员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那么驾驶员就能够在压抑的驾驶环境中放松自己的心情,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2.6绿色道路设计理念
        1.绿色道路设计是规划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继续提升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集约通道资源,节约土地占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绿色道路设计走廊带充分利用旧路布设,存在较多的旧路废弃材料,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表土和有机质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结合绿化和复垦充分吸纳,减少环境污染,体现绿色公路设计理念。3.绿色道路设计区域文化和红色文化突出,项目建筑特点应与区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协调统一。确保项目在提高服务品质的同时,强化道路对旅游功能的带动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一定程度加剧了社会资源的消耗。因此,工程管理人员要结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还能提高工程的质量,促进道路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虎.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91(4):55-56.
        [2]周立佳.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7):231-232.
        [3]虞晓锋.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7):85-86.
        [4]苏光欣.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的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0):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