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陈树娟
[导读] 对于幼儿而言,其自身的心智发展极为不成熟,同时还具备着好动活泼的天性,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幼儿自身的学习需求,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发展
        陈树娟
        横县百合镇中心幼儿园,530302
        摘要:对于幼儿而言,其自身的心智发展极为不成熟,同时还具备着好动活泼的天性,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幼儿自身的学习需求,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特点,将游戏有效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借助游戏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同时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够利用游戏加强对幼儿的引导,这样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对于幼儿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重要性;应用
        引言:将幼儿教育与游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使其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而且将游戏应用到幼儿教育中,也符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促使幼儿能够身心愉悦的接受教育。基于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游戏的重视,并且要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用幼儿教育,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幼儿提供基础常识性教育
        对于幼儿而言,其自身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很容易受到自身感知的束缚,主要表现为对外部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若是被应用到学习之中,并借助好奇心加强幼儿对外部物体的理解,则会快速提升其自身的常识性。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经常出现幼儿因对外物产生好奇心,而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导致整个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得以降低。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应用游戏,则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游戏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幼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之中,若是教师在游戏中增加一些常识性知识,就能够让全身心参与游戏的幼儿,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加深对相关常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基础常识性教育的实效性[1]。
(二)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
        将游戏有效应用到幼儿教育之中,能够促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增强。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其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肢体协调能力,也处于提升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教师引导幼儿玩一些安全且需要动作的游戏,这样既能够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此外,游戏本身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幼儿自身的综合素质,促使幼儿逐渐形成遵循规则的意识,这样也更有利于增强幼儿自身的服从感,在与其他幼儿共同玩游戏时,其团结意识也会逐渐提升。
(三)有助于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任务。而幼儿教师将游戏合理应用到课程教育之中,也可以通过将生活实际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这一方式,加强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另外,社会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的,而游戏也需要相应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沟通交流,同时也会与其他同学合作,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此外,游戏与幼儿教育的有效结合,也能够促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各种规则,提高他们对环境与规则的适应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展极为有利,能够帮助幼儿在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交生活[2]。
(四)有助于提升幼儿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游戏化的幼儿教育时,幼儿之间会进行主动交流,以此获取相关游戏信息,这就会形成基本的语言教学形式,而交流本身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开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对于幼儿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另外,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相关游戏问题,这才是吸引幼儿的主要原因,而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利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与判断,这样也能够锻炼及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将游戏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幼儿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时,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对其予以选择,因此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够激发幼儿的玩乐兴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不同游戏的兴趣度,并加强幼儿与相关游戏之间的亲密度,逐渐提升他们对游戏的熟悉度,这样也会促使幼儿更加喜欢相关游戏[3]。基于此,教师若想将游戏有效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则可以将游戏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职业或者身份,向服务员、收银员、交警等等,通过模拟生活情境,促使幼儿对实际生活产生更多的了解,以此提升幼儿的生活认知水平,实现有效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可以设置餐厅模拟游戏,让幼儿通过扮演顾客、服务员或者老板等角色,完成一系列的语言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能够感受到一定的乐趣,也能够提升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其对日常生活中餐馆的认知。
(二)增强游戏本身的趣味性
        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幼儿对教育内容的兴趣,若是枯燥乏味的游戏,将难以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需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结合幼儿本身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其兴趣特点,增加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设置成互动游戏,比如,让幼儿通过图片辨认实物,或者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设计之中,以此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4]。
(三)创设出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化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作用。而幼儿教师若想顺利开展游戏化的教育教学,则需要创设出良好的游戏环境及氛围,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活动空间。基于此,幼儿教师要结合游戏的具体内容,将游戏道具准备好,并且还要道具的安全性,在游戏场地中,还要注意障碍物,以免其对幼儿的动作造成影响,确保整个游戏空间的安全性。另外,幼儿教师在选择道具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色彩鲜艳的,这样也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之中,并获得一定的乐趣[5]。
(四)加强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结合
        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游戏,不仅要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还应该增加游戏本身的教育性,这样才能够实现借助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游戏与幼儿教育结合的重视,让幼儿在感受到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基于此,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教育内容,以及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及需求,可以通过设置教育主题以及教育目的,设计出合理的游戏,比如,教师若是制定出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教育主题,则可以根据这一主题,设置出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游戏,像逃生游戏,让幼儿通过有效的协调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出教师设置的障碍区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也能逐渐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幼儿教育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游戏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要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二者之间能够有效结合,借此保障幼儿教育顺利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裔婧. 浅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学园, 2015(32期):136-137.
[2]刘敏.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发现(教育版), 2017, 000(002):70.
[3]包丽丽.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 2019.
[4]古伟红.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2):95.
[5]段蓉. 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