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何坊街道毛刘小学 251702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赶上教学进度,但是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降低了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强调了要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将被动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化储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最好的培育时间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要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工作,引导学生要独立自主的去面对语文知识,创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语文学习氛围,以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涵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自学、合作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特别注重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兴趣的驱使下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即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性质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规划部署、自我调整、自主认知和自主训练强化等途径进行学习,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增强学生全面知识的发展以及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是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伴在学生旁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假如学习过程中教师一直过度的帮助学生,这便会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让学生一直都没有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进行规划时,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便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再是单听老师的讲解去理解语文知识,更好的去造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3.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巨大动力,教师也应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等特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展开教学,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生动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之后教师提问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2要注重平时的语文积累量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是课后的积累。当语文词汇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达到出口成章的境界。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在阅读中理解,更需要在阅读中积累。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和积累,学生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延伸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语言、词汇量积累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因此,阅读和知识积累是相辅相成的。
3.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要求学生设计、提出问题之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气雨衣的图片,学生一下被眼前的这个奇妙事物吸引住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了解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了解充气雨衣的什么?你从画面里发现了什么?”学生:我想了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的?我想知道充气雨衣有什么好处?……师:下面你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阅读后,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但同时又对进一步探究充气雨衣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3.4教师要进行语言上的引导
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应该科学的利用自己的教师权力,即语言上的引导。因为在大多数教学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发号与学习相关的施令时,学生就会照做,到那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去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及时的举手提问,而不是等到学习内容全部讲解完了,再统一让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造就,会使学生一直依赖于教师。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自由,合理的运用自己语言的引导。
3.5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古代先贤哲学家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不同的环境对于人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对于培养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方式和思维习惯等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6对学生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是促进他们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所在,更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所谓自主学习,不仅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是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必不可少。教师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7注意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教师在面对小学语文教育时,假如教师想要做到更好的造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用更完备的学习方法对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前,一定要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先进行了解,再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便更加科学的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比如学生在学习《长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课文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在询问有哪些学生去过长城,让学生自己讲述去长城游玩的经历以及看到的景色,随后再让学生通读课文,更好的培育学生在语文知识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评价,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还要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30-131.
[2]张全堂.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4-155.
[3]王文强.谈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农家参谋,2019(24):242.
[4]王红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34):66-67.
[5]钟锡成.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