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刘培强
[导读]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由于学生年级小,心智不成熟,在学习期间很容易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刘培强
        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 山东 滨州 361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由于学生年级小,心智不成熟,在学习期间很容易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语文教学,还要维持课堂秩序,无形中就会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展开教学研究,从中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由于语文知识十分广泛,学生年级比较小,对一些具有难度和深意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降,教学效果并不乐观。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和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1]。
2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主客体,经常会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指挥式教学,学生总是被动接受语文知识,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这就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改指出,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教师在教学时仍以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就会出现学生只会做语文练习,却不会语言表达的现象。如果长时间下去,学生不仅会失去基本的学习能力,连查字典这种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都会遗忘。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氛围过于平淡,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3.1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活跃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和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学习和角色扮演等,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语文知识带来的乐趣[2]。
        比如,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制作头套,上面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几位学生站在一起就可以组合成一个汉字,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需注重教学内容的难度,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和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3.2构建民主教学课堂
        在构建民主教学课堂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三点:一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打破传统课堂的固定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二是,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和布置学习任务,鼓励胆小和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支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向学生提问时,一些学生由于性格腼腆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给出正确答案,在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除此之外,班级内学生之间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一些学生可能会跟不上学习进度,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或者差异化教学,从个体入手,并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3增设语文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的主要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课堂导学时教师要结合课堂氛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展开课堂导学设计;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时需要考虑导学的深度和有效性,导学内容本身需要存在一定教学价值,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时需要控制导学问题的数量和时长,避免导学内容占据课堂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计划。
        例如,教师针对古诗词教学设计课堂导学时可以结合之前讲过的古诗词进行引导教学,并结合诗句制作动画或者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学生就会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激发自身的学习欲望,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降低了古诗词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3.4加强语文课后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课后练习。小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较强,但是依赖短期记忆掌握的知识,不久之后就会忘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积累性作业。比如,成语积累、写日记、观后感等等。这类的作业形式更具有针对性,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就可以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
        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并将成语抄写在笔记本上。学生在抄写新的成语故事时就会翻到之前积累的成语故事,或许学生不会仔细阅读,但是学生每天都会翻阅笔记本,时间过得越久,成语故事也就被学生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3.5增设教学实践活动
        为了丰富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活跃语文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周围环境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春游、逛动物园或者博物馆,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加深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印象。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体验了活动带来的快乐。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写一篇作文,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也不会抵触写作训练,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3]。
4结束语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从“教育”转化为“引导”,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我国小学语文事业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清本.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才智,2020(17):174.
[2]秦荣莉,张莎,徐娟,张斯朝,洪叶.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7-74.
[3]张小琴.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