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李盼盼
[导读] 人格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发挥者无法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则处于人格教育的核心地位,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带有目的性的借助情感来引导与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愉悦,并对教育做出积极反应
        李盼盼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三小掌政分校    750006

        摘要:人格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发挥者无法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则处于人格教育的核心地位,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带有目的性的借助情感来引导与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愉悦,并对教育做出积极反应。如果在教学中缺少情感教育,则会导致学生的情感匮乏,情感体验不足。融合情感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才是完整的,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
        情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健全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
         一、利用情境创设,引导情感领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精品,在表达手法上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作者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良好的情境就能够实现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文章《长城》时,教师就可以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应用,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视频与图片来感受长城的宏伟壮丽。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长城的纪录影片,让学生在感受长城雄伟的同时看到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学活动就实现了由教材向情感的升华,实现教学活动的情感教育。
        二、重视语言运用,增强情感体验
        语言形式与学生情感体验的融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借助语言来传达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并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语言形式实现情感渗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文章《月球之谜》时,教师就要借助多变的语言形式实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月光的喜爱;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的引入来丰富学生对于月亮的情感体会,同时增强自身文言文知识储备;最后,教师可以由文章的阅读拓展到科学探索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感受说明文用词的精准。通过三个环节递进式的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并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三、借助感情朗读,深化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中对学生文章的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构建起文章的基本框架,对文章内容所有感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思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朗读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时对重点词句进行重复,加深学生理解,进而实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进行重点诵读,让学生体会这句话中包含的情感。在朗读时,教师还可以筛选具有对比性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带有情感的朗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将作者的爱国情怀上升为自己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情感。在阅读时教师要把握文章理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让两者相互促进,实现更有效的情感教育,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情操。
        四、正视价值差异,树立正确价值观
        小学生处于个体发展阶段,价值观还未梳理完全,很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材中积极力量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纠正学生价值观上出现的偏差,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将《家乡环境》作为习作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来更好的了解家乡环境。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就会将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罗列出来,并将本地区改善环境的措施罗列出来,通过精准的表达完成习作。很多学生在作文中都写到了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工厂生产污染河水;工厂排放的烟气污染空气等。在作文点评时教师就可以将工厂建设作为话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工厂建设是好事,能够让地方变得更有钱,让大家生活的更好;有些学生则认为工厂建设也不应当破坏环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地球被破坏就会让我们没有地方生存。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化解不同的价值冲突,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情感渗透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情感教育还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准确的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与情感表达,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召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
        [2]王世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6(7).
        [3]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32):96-97.
        [4]林召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