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芳
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蔡寨中心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256600
【摘要】新时期不仅经济市场在不断改革,教育领域也在寻求全新发展路径,而初中作为数学教学的关键阶段,对于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的革新更为关注。新课标下建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在慢中追求高效学习。对于此目标的实现,教师与学生均应该作为适当的转变。文章中基于此背景,以初中的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在慢中寻求高效的有效策略,旨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要条件便是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除此之外在新时期还需要教师能够具备科学调整教学方法的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习效率。以初中的数学课程为例,并非是单纯的知识点记忆,而是一种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要求。为此,认为于慢中寻求高效学习策略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课堂教学高效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具体所指向的是,对数学效果的综合性评价,而非是课堂的控制性与容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期间,有部分教学内容应该放缓教学速度,教师与学生处在同样的思维及速度层面。在此种情况下,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积极探索与识别问题,同时与其他学生合作处理问题,进而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教育领域中真正的高效内涵。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师视角进行分析,要求其客观地认识到学生在此期间学习的重要性,深刻理解高效的内涵,同时选择有效的于慢中寻求高效的办法,为学生开展数学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慢中寻求高效的策略
(一)经由以往教学方式的挑战实现高效学习
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或办法,需要教师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同时教学环境以及教学重点也会随之出现改变。全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所有活动,同时指导学生于轻松的氛围中在教学中学习。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做到的是全面观察学生的行为以及情绪变化等,指导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1]。教师经由认真的观察,可更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为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以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内容为例,可指导学生预先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及方法,后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描述,同时尝试独立完成题目,可促使其能够逐渐培养起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中快乐地思考,在自我思考中学习。在学生独立或讨论学习期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提问中完成思考,用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慢的教学中更有效率的学习。
在学生持续思考期间,学生的思维逐渐在学会数学方法中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数学方法,最后借助于独立思考来处理问题。例如,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内容。可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前预习求面积公式,在独立思考中总结问题,在课堂中提出疑问,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二)经由教学设计的趣味性调整激发学习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非一味地关注“慢”,还可促使学生更具有效率的学习。基于“慢”这一目标,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符合数学内容的故事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更为直接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可在快乐的状态下积极探索数学中更多奥秘,而学生也会更为积极地探寻数学中的难题,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疑问,在疑问的解答中获取到更多知识[2]。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概率内容教学期间,教师可在课堂中提出摸不同颜色小球求概率的问题,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此种游戏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出现的事情,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而中学生对于游戏充满好奇心,为此更有兴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主动去思考问题,并在不断地讨论中解决问题。为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经由实际问题促使其简单化,且高效地学会全新数学内容,可积极借鉴此种教学方法。例如,“相似三角形”教学内容,教师可经由两棵树高学习相似三角形。在此种情况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于此部分数学知识更具有好奇心,基于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3]。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先思后行基础原则
在新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原有的“双基”转变为“四基”,将基础数学活动提升到基础技能与基本思想等同样重要的地位,能够发现数学活动的作用性。数学教学活动若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生一方面积极利用生活经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一个方面还不能够受限到原有的经验中,在操作期间识别与解决具体问题。数学教学活动中遵循先思后行的原则,能够辅助学生与教师开展准备何种操作、为何要开展此种操作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引领学生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活动方案。针对教学活动原理与可行性的分析,持续推动学生的理性思维,结合已经具备的知识对结果进行推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
例如,实施画反比例函数图像研究其性质教学期间,指导学生猜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何种走向,并将其描绘出来。此种行为表面上可能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但实际上对于学生未来顺利研究函数图像与性质意义深远。在讨论期间,学生初步分析反比例函数所处在的象限与增减性等问题,初步了解大概图像。学生在心理有基本了解之后,列表时对横坐标的选择便能够兼顾到正负数。
(四)针对经典题目深入分析
第一,阅读与画图。在数学中的阅读具体指向的是审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顺已知内容,所求内容。对于已知条件的深度开发,向所有相关知识点延伸,寻求解答问题的方式,深刻理解题目的内涵,可让学生将其转化成为更接近条件的问题,向条件逐步靠近。在满足题目条件基础之上,可适当调整图形形状,尽量转变形状有助于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明确规律。第二,一题多解。在同一道题目中,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解答方法。在解答方法上寻求多样性,鼓励学生尝试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问题的解答。所谓多种解法并非仅仅局限在如何解题上,还应该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来源,不同方法的应用过程,选择出最佳解答方法[5]。第三,一题多变。变题时可转变条件或问题,促使学生体会某一个条件或问题的特殊性。同时还可实现题目的推广,延伸到更为一般的情况,也可转变成为解题思路及方法与题目类似的题目,便于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巩固与总结。
三、结论
初中数学的学习并非是单纯的知识点记忆,而是一种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要求,为此在教学方式调整中也需要凸显出此种特殊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期间,在慢中寻找高效,要求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之上,深入探寻课标、教材等,反思教学过程,由此来实现预设性教学。同时在表面上缓慢的教学期间,可促使学生之间迸发出全新的火花,教与学可维持在同样的状态中,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目标,获取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华民.学生为主,效率为先——初中数学常态课教学中高效化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5(002):P.256-257.
[2]刘汉平.初中数学课堂"少教多学自主高效"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06(029):75-75.
[3]钟洪志.利用云平台提升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33):194.
[4]陈永兴.浅议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J].软件:电子版,2018,08(004):122-122.
[5]侯升礼."综合,多样,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4(036):109-109.
个人简介:苏云芳 女 1976.10 一级教师 本科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