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罗建平
[导读] 中职物理力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以后参与生产劳动工作奠定基础
        罗建平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    654600
        摘要:中职物理力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以后参与生产劳动工作奠定基础。而当前中职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克服对物理力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本文主要就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几点中职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物理力学;日常生活;教学策略
1 引言
        中职公共基础课物理教材涉及的力学知识主要是牛顿定律及其相关应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就必须让学生建立对物理力学学习的兴趣,并认识到力学知识在其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教师要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力学知识的学习中,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而教师还需要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物理力学知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力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还是较多的,具体体现在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经验等方面。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生活的角度开展物理力学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
        力学是中职物理教学的基础,力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力、质量、功能及力学的基本规律等内容,他们与生活的联系是较多的。而对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想掌握这些力学知识,就应该积极思考力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中职物理教材中第二章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内容,具体为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应用、力的分类、物体受力分析和力的分解与合成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多让学生参与到力学实验分析、设计和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力学的实际意义。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实验、物理学史等学习资料,供学生课上、下学习和探究。学生在接触该部分知识时,多能够联系实际,用力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有的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中职物理力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课程本身的教育意义。同时,部分物理力学生活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校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不佳。教师应该仔细思考中职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需要,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可见,中职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项工作,教师应该继续思考中职物理力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工作。
3 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联系的具体策略
        物理力学部分的知识是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要想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效果,就必须积极采用适合教学的方式、方法。而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力学知识,找到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1)结合生活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物理力学逻辑思维
        中职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体验过程,理解物理力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并注重提高自身的物理力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物理力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比如,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物理力学引导和帮助。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到物理力学问题形成的过程。相反,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就不能把握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比如,在机械工业出版社中职中专公共基础课“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职物理力学教学的力的分解教学时,学生以及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身边力的分解相关例子,来理解力的分解的应用意义。教师可以借助“手撑铅笔”的实验例子来提高学生对力的分解知识的认识。具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几种不同的效果”,具体可以让学生用铅笔支撑起一个末端带有橡皮的绳子,进而让学生用手感受到手指所受到的拉力和手掌所受到的压力。学生可以让学生自由设计物理实验,让学生理解一个力的分力求解思路,进而掌握力的分解相关知识。这样一个短暂的实物实验交流过程,学生的物理力学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2)结合生活经验的积累,增强物理力学问题的生活化
        中职是学生建立对物理力学知识认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力学知识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经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将生活、课程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有计划的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中职中专公共基础课“十一五”规划物理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物体受力分析”这一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力的变化,并总结物体受力分析的两种常见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隔离法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学生在发现生活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掌握物理力学知识的用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黑板擦在桌面上和粉笔在黑板擦上,当教师用力往左拉粉笔、往右拉黑板擦时,让学生对黑板擦进行受力情况”,来认识隔离法的用法。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会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思考黑板擦所受到的主动力,即已知的右手拉力。然后学生会再分析场力,就黑板擦本身的重力。最后,学生会思考物体所受到的接触力,即摩擦力等。学生在最后分析接触力的时候会思考黑板擦是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教师在此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条件,进而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过程。同时,学生也会对隔离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学生在受力分析时,会选定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的物体对它的施力情况,理解不同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受力分析图。
4 结语
        中职物理力学是中职物理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找到物理力学部分知识学习的窍门。同时,教师应该积极调整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将生活、课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物理力学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程.如何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J].考试周刊,2018(11):139-139.
[2] 卢勇.如何加强中职物理力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J].科教文汇,2019(10):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