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侯立新
[导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
        侯立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尤沟小学  235300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大量的观察事实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则较好;反之,学生如对某门学科缺少应有的学习兴趣,则不大可能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必须重视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学习兴趣
        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内在学习的动力。兴趣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非常重要,最大程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探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
        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1.关心学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注重以情动人,注重师生间的感情的沟通和培养,建立融洽、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1)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
        多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聊天,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多注意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与学生沟通,避免出现更糟糕的情况。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心意,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改善。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亲近,不是高高在上,学生会更愿意接近老师,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帮助,愿意与老师做朋友,更喜欢老师所教的数学,从一定程度上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有帮助。
        (2)学习上帮助、鼓励差生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感觉到自己学习数学很吃力,很少能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感、成功感,对于学习他们缺少自信,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设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加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不管他们表现的好坏,都要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他们也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优点,也要全班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自己也很用心,自己要对得起老师 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会产生学习动力。布置作业时,针对他们的水平,进行作业设置,他们的作业做好做到当堂面批,出现错误时,能够当面指出来,并且给予一定的提示,或者为他们重新讲解一遍,让他们对于不明白的知识能够重新弄明白,以免造成知识上的缺漏。通过课上和课下对他们重点辅导,日积月累,他们知识上的缺陷会越来越少,对于数学的信心也会得到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会油然而生。
        (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好学生的表扬鼓励,更要注重中等学生和差生的评价,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要让他们有自卑的心理。也不要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要让学生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对他们的关注,哪怕是摸摸他的头,他都会觉得老师喜欢自己,很高兴。


        (4)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公平,能够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学生才不会感觉心里不服,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缺乏兴趣的原因又归因于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体会不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所以导致了他们变成害怕数学和厌烦数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讽刺挖苦他们,更不能变相体罚,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如何做人方面的教育,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教育他们。
        二、创设良好的开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的开始就不能让学生提起精神来,那么课堂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得不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学生思维必定不会开阔,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甚至会导致整堂课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处于静止的状态,教师上课也没有激情。而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引人入胜,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带着学习的欲望和问题,愉快地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差。
        三、动手实践,引发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相对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有时。理解得并不是十分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那个学生多动手,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通过手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碧军.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
        [2]陈锦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7.(7).
        [3]戴景伟.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初探[J].小学数学教育,2017,(5).
        [4]郑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2.
        [5]闫沛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6]胡余启.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4).
        [7]白加新.激发兴趣,引导低年级学生上好数学课[C].学周刊,2013,(4).
        [8]曾宪培.全日制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9]郭宝珍.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J].山西教育,2013,(1).
        [10]于广红.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