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RFID是射频识别的缩写,利用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性的数据通信,这是一种比较高技能的识别应用。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门禁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等都广泛应用了RFID技术,RFID作为现代射频识别技术,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在物料管理各项管制方面、电力计量资产管理系统往往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通信效果。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带来优质高效的超高频RFID模块,这对于读写设备、电能计量管控等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RFID技术;电力计量;资产管理
1引言
FRID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得到了极高的重视。FRID技术是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下使物品和物品之间产生联系的技术。在很多国家的电力系统都十分注重FRID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应用,因为FRID技术如果可以成功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中,那么FRID技术将会使电力系统得到很大的提高。FRID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诸多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FRID技术层面对FRID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物资调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论述。
2RFID技术的相关介绍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进行非接触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其实质就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实现信息交换和存储的快速完成,被视为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新一轮革命。RFID技术可以通过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进而完成对其信息的登记、存储和管理等工作。该项技术的特点在于无需人工的干预,可在各种环境下完成无线射频识别的工作。非接触式无线识别技术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寿命时间长、安全性高、穿透性强等优势,是很多单位信息采集和文件管理的首选。尤其是在涉密单位对信息的管理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涉密文件半自动化监控管理。
3射频技术特性
3.1低频
频率范围为10KHz~1kHz。应用低频技术的电子标签通常是无源标签,无源标签是不具备无电池组的,它最大的优点是它几乎不受金属和液体的影响,并且可以用于金属物体或液体的低频系统中。但是低频的使用在RFID技术中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其他技术的应用比较成熟,低频可以应用的产品也比较少,低频导致了低频系统存在缺乏远程识别和同时进行物品检测与记录的能力,低频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也比较差。低频系统主要用于大学校园中的电卡水卡、小区或者企业中的门禁等。
3.2高频
与低频相比,高频RFID的传输速率可以显著提高到100千比特率以上,并且实现了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物品的储存于记录的功能。这使得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非接触式芯片卡的广泛应用,高频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系统。高频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的优势也十分的明显:高频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且自身系统比较成熟,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低,高频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可以满足大部分行业对高频技术的需要。
3.3超高频
超高频的缩写为UHF,频段为4000MHz~1GHz。超高频技术的标签一般为被动式标签,属于有源标签,不受扫描器的硬性限制。超高频下的被动式标签的读写范围从3米到10米,传输速率可达100kbps。被动标签由于其成本低,在电子商务中经常使用。超高频技术存在的缺点也是十分的明显:在金属与液体形式的产品上很难得到应用与发展;超高频出现的时间较短且技术不完善;超高频技术所需要的设备成品过高,而且超高频设备需要长期进行维护等问题。
4FRID技术在电力计量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4.1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流程
RFID仓储管理子系统将生产线末端打印好的RFID标签直接粘贴在设备内侧,只要产品开始实现流转时,只要产品到达计量中心就能实现高效率的仓储管理,事先写入的设备资产编号等信息能够被快速的识别。建立基于RFID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改进和优化处理现有的操作方式,逐渐替代通过条形码管理的方式,利用崭新的管理技术使用RFID射频识别,提高了计量的标准化水准。这种自动识别误差率非常低,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使用现代物流管理流程来加速计量标准化的效率,从而能够引入新的管理服务手段,逐渐替代原有的管理操作方法。
4.2对物资调配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在电力系统中,应急物资配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公路运输进行的,公路运输与其他的方式相比较,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及时满足货物运输的需要。国际标准所有货运车辆均装有传感器,所有数据实时传送至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是一个移动传感器网络,使调度中心能够实时访问货运车辆并与运输等其他部门联系。它能将道路信息等实时数据传输给设备供应车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当然,由于技术和财务原因,不可能实时控制分布。但是对于未来电力系统应急物资调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电力系统应急物资的调配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4.3智能文件管理的功能
第一,管理人员可以在每一个需要管理的文件上粘贴RFID的标签,然后用设备扫描标签就可以获取该文件的信息,再将标签和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送绑定,计算机的管理系统就可以自动地查阅获取该文件的相关信息。这样文件就实现了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文件的自动盘存和定位功能。需要管理的文件在具备读写器天线之后就可以实时跟踪,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读写器进行逐一地扫描确认,使得文件管理实时在线。第三个系统功能是智能化追踪和安全管理。文件进入管理单位时会经过出入口的系统,该系统会对文件资料的进出进行自动的跟踪和报警,对于允许出入的文件该系统不会发出警报。一旦出现受限制的文件出去单位时,智能系统会发出警报通知,这时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地做出反应,对文件进行通行记录登记,以便之后的盘查和上报。第四个智能功能体现在流程管理和盘点统计方面。粘贴RFID标签的文件可以利用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文件的入库登记、借阅归还等流程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可以确保文件状态的自动化登记及更新。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后台的信息系统,实时对文件进行盘点统计工作。
4.4动态拓扑
不同的传感器网络可以改变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原因:(1)当传感器发生问题的时候会导致动态拓扑的发生;(2)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因素可能导致的传感器网络发生故障,从而阻碍了传感器的正常通信,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3)监测对象的不固定因素可能会导致监控数据的变化,由于这样的原因导致了网络的拓扑结构;(4)安装新的传感器节点。
5结束语
实现国际最新识别技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结合,利用现代计算机自动把高效的信息读取和处理能力作为RFID电力计量资产管理系统构建的抓手,同时实现性能稳定、易于集成的特点,最终完善自动识别功能,完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薛轩.RFID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21): 114-115.
[2]吴德义.浅析电力计量体系中RFID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218+220.
[3]张颖,张旭.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化电力计量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1):127-128+132.
[4]莫晓霏.电力计量中RFID技术应用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7(13):31.
[5]梁飞.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计量系统研究及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