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盐城市大丰区委党校 江苏省盐城市
摘要:党内政治文化是强党兴党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阐述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历史经验
政治文化是由组织成员在政治生活复杂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它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理念和价值因素,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是党组织和党员政治生活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能够体现并影响政治行为的精神因素。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重要论述都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认真研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始终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同时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思想,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先进思维,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进程中,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更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
一个民族的背后、一个国家的背后、一个政党的背后,其实都有文化的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力推动了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把党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邓小平曾多次地强调“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有关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为今天我们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奠定了基础,确立了基本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从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二、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不动摇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总书记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不动摇,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是白手起家的,99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胜利之本,更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资产和政治优势。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不动摇,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总书记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名造福的观点,在梁家河与人民吃住劳动在一起,修沼气池、水坝等,为人民真真正正做实事。“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三、始终以严明政治纪律作保障,始终坚持用制度治党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纪律和规矩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建设好我们党,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迈进。
政治纪律既是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纪律建设的根本内容。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制度治党不动摇,要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当前情况下,受国际国内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四、始终反对和抵制各种消极落后文化,始终坚持政治文化自信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员不懈奋斗的这段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孕育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四军铁军精神,还有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精神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哺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党的政党自信中,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优质基因,我们的自信来自于党的正确理论,来自于始终反对和抵制各种消极落后文化。
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要深入提炼、概括、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鲜明的价值标杆。
从四个方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我们要始终坚持发扬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制度治党、坚持政治文化自信,全党参与、久久为功。大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就会得到持续改良,我们党就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