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程导入方法中有效策略之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王翔宇1 杨妮2
[导读] 2017年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即以 “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
        王翔宇1  杨妮2
        1西安市第四十二中学  陕西 西安710068
        2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 陕西 西安710068
        【摘要】2017年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即以 “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随着此次“新课标”的颁布,引发广大中学教师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在中学音乐课教学中,导入环节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方法的选用,有效策略的合理性实施,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夯实深化课程改革新理念。
        【关键词】 中学音乐课  导入方法  有效策略   
一、导入的类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那么,一堂课,教师将如何展开教学呢?是开门见山,还是抛砖引玉?如何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导入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以兴致盎然的状态进入对知识的学习,这无疑是对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和个人教学能力的考验。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共归纳出二十一种导入方法,这二十一种导入方法根据其性质又可归纳成四个类型:
        第一类:感官体验性导入
        感官体验性导入主要包含听觉、视觉、触觉,通过这三个方面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及时获取导入方法对学生感官刺激所达到的反应[1]。例如:故事导入法、音乐教师示范导入法、特长生展示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板书导入法、活动导入法、直接导入法。这些都是以触发人体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类:知识性导入
        知识性导入是指把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回顾总结,使其自然的过度到对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在此获取对新知探索的求知欲。其中包含音乐类知识、文化类知识两大类等。例如:温故导入法、音乐要素导入法、诗词格言导入法、民间风俗导入法、人文知识导入法。
        第三类:空间观念性导入
        空间观念性导入是由教师设定一个具象或抽象空间内容,随即切入一个问题的关注点,引发学生不同的思想和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具有期待性的对新知的求知欲。如:问题导入法、评价导入法、观念冲突导入法、对比导入法。
        第四类:情感体验性导入
        情感体验性导入是指由教师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课程背景所设定的特有环境,从而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同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情境导入法、经验导入法、语言导入法、环境应变导入法、综合艺术导入法。
二、导入方法中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中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有效”?如何在导入环节中设计出有效的“策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从教师登上讲台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导入方法选取恰当,导入策略设计得当,两者相辅相成,并驾齐驱,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做好铺垫。


“导入的类型”中包含的“二十一种导入方法”我们都逐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那么下面就要了解什么是“有效策略”。首先来看“策略”,它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根据具体的事物而制定合理的方案流程。 “有效策略”即是对导入方法的可行性和生成性加以实施及验证。教师把最适宜的导入方法巧妙植入设计好的策略中,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语言的逻辑性、趣味性、授课时的语态、姿态、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及思想等加以激发、引导、强化,提升策略的有效性,让这成为教师展开教学的有力抓手。      
        因此,找到适合的导入方法,教师又能把策略有效的开展、实施,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高,也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完成整节课内容的学习,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效率。由此看来,具有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导入方法和有效策略,会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万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一概而论,这充分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以及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在中学音乐课中,具体的导入方法针对于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时,有着千差万别的作用。只有把适宜的“导入方法”和课型、以及课程内容相结合,才能使“有效策略”落地生根,达到理想效果。学段的不同也对导入方法有所限制,如初中音乐课可以多用感官体验性导入类和情感体验性导入类;高中音乐鉴赏课可借鉴知识性导入类和空间观念性导入类。这是由于初、高中学生生理年龄、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导致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差异性。
三、导入类型、方法与有效策略
        对于初高中两个学段,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种课型:分别是初中音乐唱歌课、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综合课。高中音乐鉴赏课是以音乐文化而分: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类型[2]。下面分别以两个学段和课型为例,分别选取了适合的导入类型和导入方法:
        (一)初中音乐课——“唱歌课课型”
        七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材中,《雪绒花》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因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注过电影《音乐之声》。但对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电影中音乐有何作用并不能体会和了解。因此,在“情感体验性导入”中,选取“综合艺术导入方法”来设计有效的导入策略。设计目的:一是唱会这首歌曲,二是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对剧情进行渲染、烘托,对人物形象刻画等。
        (二)高中鉴赏课——“西方专业创作类”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通过两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来理解艺术歌曲的含义及特点,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艺术歌曲比较陌生,可把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与其进行对比聆听,让两首不同艺术效果的歌曲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冲击学生的心理,使其形成巨大反差性。可选用“空间观念性导入”中的“对比导入法”,进行有效策略的设计和实施。设计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音乐的鉴赏力,激发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喜欢。
        四、结语
        导入方法中有效策略的在课堂中的合理性实施,无疑对整节课教师传授新知,对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探究具有新意的导入方法中的有效策略。不断赓续教学、提升教学、创新教学,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为依托,在中学音乐课教学中开拓探索新的途径。让导入方法中的有效策略为整个课堂教学营造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张杰 颜铁军 中小学音乐课导入方法的类型与性质 黑龙江: 北方音乐[M].2002.04
[2]于润洋 吴斌主编 音乐鉴赏 [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