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郭树军
[导读] 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在让小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锻炼,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未来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郭树军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三小学 730900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在让小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锻炼,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未来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新时期随着新教育理念与思想的不断涌现,小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
        关键词: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引言: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教学任务又有了新变化,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强健体魄,拥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在此过程中,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寻找更具趣味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对创新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希望能更好地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转变教育思想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小学体育教育往往是体育老师说学生做,上传下效,缺乏沟通不说,学生思想也得不到很好的影响和锻炼。这种方式不仅呆板无趣,且极少发挥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导致体育课在小学生心中就是玩耍课。对于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来影响学生。
        比如传统的篮球课都是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拍篮球,如何带球走路,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负责教,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实践指导,即使课堂剩余时间充足,也是让学生自己玩球为主。这样的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堂玩耍课,并未让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精髓,也未领悟到体育精神。针对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游戏类方式,让学生放松身心,减少上课压力,同时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其协商制定游戏类型和规则,从而找到学生擅长并且能够起到教育效果的方法。另外,在不同的体育课上采用不同的游戏教学法,既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也增加学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帮助其养成锻炼得好习惯,继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讲练结合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体育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也更重视学生的喜好,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长篇大论,要给学生留出练习时间。体育老师要注意讲解适可而止,以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描述将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以实际操作为示范,教导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


        比如在上足球课之时,体育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踢足球的规则、技巧,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之后组队进行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小学生对竞赛的认知,提高竞赛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实际比赛评选出掌握技能较好、表现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竞赛的激励下会更加注重练习和提升自己,在比赛中也会认真做、用心做,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掌握体育技能。对于表现欠缺的同学,体育老师也不能视而不见,要用委婉的态度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帮助学生改正,继而提高其技能,使其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表现更加优秀。
        再比如同样的教学课程,体育教师可以更为灵活生动的方式来改造教学,展现不一样的课堂风采。例如在接力跑练习中,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借物接力跑、两人三脚接力、男女混合接力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在传统比赛项目中增加趣味改造,增加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几个女生,继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挥教具作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教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意义重大,它不仅能辅助体育教师教学,同时还能让教学更加直观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在体育课上若缺乏教具的辅助,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不过,受经费的影响,部分山区小学的体育教具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堂。
        比如乒乓球,如果学校没有专门的乒乓球台,可以打一个水泥台子,然后将其制作成简易的乒乓球台;没有充足的篮球、足球、排球等教具,可以通过跳绳、拔河、踢毽子等方式来锻炼学生。尤其是跳绳,只需要一根绳子就能完成一项运动,而绳子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不缺的,所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最简单。没有毽子可以手工缝制一个沙包,用沙包来代替毽子也是可以的。另外,男生女生的体质不同,体育老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具对学生进行锻炼。比如男生打篮球、跳绳,女生跳绳、踢毽子,或者是男女合作拔河比赛等,这些既能发挥学生有事,还能照顾不同体质的学生,继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结束语:
        良好的体育锻炼能让小学生强身健体,养成锻炼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习和成长都大有裨益。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能面临许多问题难点,必须从创新角度出发,强化教学内容,不仅能优化教学方案,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对体育课的重视,从而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卢嘉俊.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与探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8.
        [2]李勇彬.创新角度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完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78+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