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鹰伯尔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在室外健身器材设计中,若能以工业设计为依托,设计独特的造型和结构,搭配良好的色彩,应用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必定能够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赢得市场的认可和尊重。
关键词:室外健身器材;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引言
室外健身器材,又称室外路径,一般安装在公园及社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的器材及设施。目前产品执行的标准为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代替旧版国家标准GB19272-2003,在标准范围与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修订。标准中对使用材料、器材的外形结构、零部件静载荷、稳定性、安全警示要求、器材安装及场地、安全使用寿命及疲劳性能、环保要求、表面质量、电器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并对单杠、双杠等器材进行了附加要求。
1关于室外健身器材
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定义
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中规定的室外健身器材定义:在室外安装固定、供使用者进行健身运动的器材和设施。2018年颁布的团体标准《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中规定的二代室外健身器材定义: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功能,并与安装环境相融合的室外健身器材。
1.2室外健身器材的特点
(1)安装、固定在室外不易随意移动,室外环境对产品有很高的耐候性能要求;
(2)使用者使用时具有健身功能;
(3)与室内健身器材相比较,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供人们(老人、儿童等各种人群)自由使用,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要求。
2标准技术要求分析
GB19272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反馈,目前已对产品具备较为完善的技术要求。在室外器材的风险评估中,外形和结构设计要求、疲劳性能、安装等项目均为严重风险,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方面展开详细的讨论。
目前GB19272在技术实施的细则上规定的还不够,很多条款的规定需要参考国体认证准则进行细化。如手指卡夹中,标准规定只危及手指的间隙应不小于30mm,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间隙应小于8mm,前提条件细化容易在一些小的封闭开口判定上产生歧义。而在国体认证细则中,明确规定器材上不应出现指型试棒φ8端能通过,而φ30端不能通过的封闭开口。又如标准在头颈卡夹的其它开口中规定,在最不利的负载或卸载情况下,活动柔性的构件与刚性构件之间的开口间距应不小于230mm,此项要求在实际情况中很少出现。标准在身体卡夹中要求活动部件在全部活动范围离主力柱的距离不小于230mm,腿部坐蹬器可以依此项标准判定,但健骑机等器材却无法。国体认证则要求器材的活动杆件形成封闭的可变开口,在所有变动范围内,应保证D型试棒(230mm)能够通过,如划船器横梁下方封闭可变开口。此外对头颈卡夹的判定目前GB19272要求对下边缘距地面600mm的开口进行评估,而对钩挂及缠绕却没有高度的要求。一些器材,如室外箱体篮球架,固定的篮板的架子处的开口能够产生卡夹及钩挂。因为篮板离地高度有一定的要求,篮球架的结构更应该关注其不易攀爬的特性。这点在国体规定的细则中,不易攀爬的篮球架横梁上方拉杆之间形成的开口,卡夹与勾挂暂不考虑。
由于室外器材的多样性,在静载荷、稳定性及疲劳强度的项目中无法针对每一种器材进行要求,如条款5.4.3中要求承受或可能承受突然加载载荷器材的单一静负荷能力应不小于3700N,如踏步机脚踏板等。标准的释义令人费解,更难以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比而言国体认证的实施细则便于让人接受,国体的室外健身器材产品实施细则中对静负荷、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漫步机的静载荷是扶手的中间加载2800N保持1min;单侧踏板加载1850N保持1min。稳定性是扶手中间水平施加1500N,保持0.5min。疲劳性能是单侧踏板施加1200N,摆动幅度不小于行程80%,摆动频次不小于60次/min,共进行30万次,往返各计一次。但应指出,有研究表明在疲劳测试中,划船器、椭圆机、健骑机因结构特点频率难以达到60次/min。疲劳性能是考验产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技术要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工装不到位,器材之间间隙变大的情况屡见不鲜。间隙变大就有钩挂风险产生的可能,企业在依标准进行生产制造的同时,更应该把控工装水平,材料质量特别是员工技术等因素。
3工业设计在室外健身器材设计中的应用
3.1造型是一个产品的颜面和核心,造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销量和企业的发展,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同类产品功能日趋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造型设计上的差异化,能够瞬间吸引潜在客户,显得十分必要。造型设计可以是针对单个产品的标新立异,也可以按照系列化进行设计。比如说设计成海洋主题系列的趣味产品,螃蟹形状的跷跷板,海星形状的扭腰器,海狮形状的健身车,虾须形状的摸高器等;也可以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大人与小孩一起健身目的,而设计的亲子系列产品。只要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放大,就能够设计出风格统一的系列化产品。
3.2新材料的应用可以给户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带来革命性突破
可印刷图案的抗倍特板,可雕刻字体和图案的双色PE板,可自由弯曲成型的阳光板聚碳酸酯PC板,可作为景观张拉膜结构的PVC/PVDF膜布材料,可注塑成各种截面形状的塑木板,以及使用各种形状的铸铝件及型材、不锈钢材质。不同于常见的钢材和塑料材质,这些复合材料本身低碳、环保、耐腐蚀。在配合产品设计时使用,加强了对器材的保护,提高了产品的耐候性,提升了产品的造型和档次,增加了产品的亲和力,增进了用户和产品之间感情交流。
3.3新技术的应用
(1)声光电技术。把室内装潢行业常见的声、光、电技术:音响蓝牙控制系统、USB手机充电系统、智能光控时控系统、太阳能供电及转换系统,应用到室外健身器材设计中,提高了室外健身器材的科技感,使用户获得非凡的人机交互体验。
(2)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中,通过LED灯源提供照明,配合喇叭进行语音播报,采用户外专用防水LCD彩屏,实时显示运动的各项参数指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用户运动数据一方面通过蓝牙或者网络传输到手机,供用户存储,同时后台通过数据分析,自动发送相应的运动处方给用户作为健身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上传到大数据平台,使后台管理者能够获取每个用户的运动数据,建立大数据库,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全民健身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这些高科技的应用,满足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带来了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使人-机-环境更加协调、统一,使用户倍感亲切。
结语
室外健身器材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对象,产品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目前我国的产品标准技术层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器材发生风险往往是由于一些小型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特别是二代健身器材进一步对电气安全等进行了要求与规范,产品标准如何落到实处,规范市场,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一直是室外健身器材标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2]T/CSGF001-2018.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
[3]NSCC-W047:2019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M].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