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材建设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实践探索--以鄂教版小学《英语》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李倩
[导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李倩
        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数字化教材建设日益被重视。本文以鄂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数字化为例,积极探索数字化教材建设在保障及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材建设和质量保障中,编写团队与编辑队伍是做好教材的前提;研磨内容量身定做是做好教材的保证;完善研训是做好教材配套的特别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教材建设的完善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助力,数字化教材建设是做好教材及教学的新需要。作为本套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在湖北省作为教育信息化试点省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湖北省“班班通”工程建设的平台优势,提高湖北省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发了基于鄂教版的小学英语数字化教材。在襄阳市和仙桃市两地部分学校开展了“构建基于班班通工程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提升机制的鄂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实验”,并研发和运营了基于本套教材的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使用鄂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该平台以湖北省县(市)级小学英语教师、学生和学校为用户主体,以资源服务、教学指导、质量监控为主要手段,通过组织优秀教师自主开发具有特色的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
        为鄂教版小学《英语》量身定作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子教材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即点即读、即点即唱。同时,可以实现对教师书写的任一板书内容通进行标准带读,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保证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音准确,课堂新授内容将尽量利用此功能实现。 通过发音评测、模仿朗读、情景对话等互动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进行随机、动态的评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根据同步到课的教学要求,通过各项课堂语音评测功能,随时了解和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校和县级教育教学部门根据测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提出具体有效的指导意见,见下图。
        
        图 鄂教版小学《英语》即点即读、即点即唱、发音评测的数字化教材
        使用数字教材后,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95%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92%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有信心学好英语,英语成为实验学校中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具体参见下表:


        在使用本套教材后,90%以上的学生愿意开口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际,在听课以及和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英语口语比较准确,没有表现出以往常见的带有一定方言口音的现象。许多教师也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英语听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学生抽样检测的学习报告统计表明,在语音、准确度和流利度等几项指标中,参加实验的学生平均比值分别为93%、90%和95%。
        另外,教师中有50%来自农村,他们本身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专业训练,英语教学执行能力有限。许多农村教师首先是在与教材有关的单词、句子和对话的语音准确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认为配套教学软件就好像给他们配备了一位免费的外教,每次上课之前,他们都要给自己进行语音测评,许多教师的语音与参加实验之初相比判若两人。其次,因为有教学指导专家面对面或远程定期指导、实验教学社区同行的互相帮助,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三,因为每个课时都在使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他们的课件制作水平、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信息化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很多教师也表示,在使用了本套教材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理解了基于《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用教材实施教学而不是以往的教教材。以下是教师对本套教材的调查问卷数据:
       
        数字化教材建设及教学是一个集成了编者、编辑、研发技术人员、学生、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新生态。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数字化教材;重视作者资源;培养专家型的教科书研发队伍;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特色的精品教科书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提升质量的发展方向。通过实践和探索,教材数字化、网络化成为打造教材品牌,提升教学质量的新需求。学术界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教育部教材评审委员会有关专家在考察后表示:“该平台创建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和管理的经验,是一个值得肯定和进一步探索的领域,他们的理念和实践在全国范围内也应该是领先的”。作为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数字化教材建设能够切实解决广大地区各科学教学中师资和资源的“瓶颈”问题,构建有利于各科学实施的环境,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业发展,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