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高原训练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1肖勇 2白骏北
[导读] 针对自行车公路运动员(男、女各6人)进行4周高原训练,观察高原训练前、第2周、第4周在Wattbike功率车上进行专项测试的运动表现,其中记录平均功率、平均踏频、平均心率和运动后血乳酸
        1肖勇   2白骏北
        1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2612
        2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75
        摘要:针对自行车公路运动员(男、女各6人)进行4周高原训练,观察高原训练前、第2周、第4周在Wattbike功率车上进行专项测试的运动表现,其中记录平均功率、平均踏频、平均心率和运动后血乳酸。比较上述指标在高原训练各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4周高原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运动员间歇运动的平均功率,而女运动员平均功率没有显著提高。高原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所有运动员的平均踏频。所有受试者测试时的平均心率与血乳酸水平在在高原训练前后有显著的下降。建议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注意女运动员高原训练对骑行功率的影响较男运动员滞后。
        关键词: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
        Abstract: Four weeks altitude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for cyclists (6 male and 6 female ). The performance of test on Wattbike trainer before, 2 and 4 weeks of altitude training was observed. The average power, average cadence, average heart rate and blood lactade after exercise were recorded. The changes of the above index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altitude training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4 weeks altitud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average power of male athletes, but the average power of female athletes i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ltitude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verage cadence of all athletes. The average heart rate and blood lactade of all subjec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altitude trai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cyclists should carry out altitude trai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altitude training on riding power of female athletes.

        Key words: cyclist, altitude training






1研究目的
        自行车项目普遍开展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几乎成为常态化训练。高原所特有的环境、海拔、气候等外界因素会对运动员,尤其是以训练长距离和有氧耐力为主的运动员产生影响,刺激其机体产生对高原的适应,从而达到提升运动能力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4周前后的运动能力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变化,描述变化规律,尝试分析变化机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北京自行车队场地中长组及公路组运动员12名,男、女各6人(表1),国家级健将运动员3人,一级运动员9人,专项训练年限为4-6年。研究按照性别分成两组。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此次测试。


2.2 研究方法
2.2.1训练环境及测试流程
        高原训练地点位于云南玉溪抚仙湖,海拔高度1720 m。时间在2月初-3月底,共6周,日间温度在18-25 ℃,上高原后第一周为适应性训练,之后开始按计划进行公路、功率车和体能训练。在正式训练前、第二周、第四周利用Wattbike功率车进行3次训练,在3次训练中记录运动员相关数据。

2.2.2功率车训练内容
        应用Wattbike-pro功率车训练,训练前进行30分钟热身,训练采用30秒快+90秒慢+30秒快+90秒慢为1组,每组4分钟,共4组,组间休息15分钟。男子前负荷:风阻为10档、磁阻4档,女子前负荷:风阻为9档。30秒快骑目标踏频:100 rpm,90秒慢骑目标踏频:90 rpm。

2.2.3训练中测试内容
        在功率车骑行中Wattbike-pro功率车记录每组骑行的平均功率,平均踏频;Polar team团队心率表记录每组骑行的平均心率;利用Lactate scout乳酸仪记录每组结束后即刻血乳酸值。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设置p<0.05为显著性水平,p<0.01为非常显著性水平。
        
3结果分析
        运动员在高原适应一周后开始恢复性训练,之后开始系统高原训练,表2所示为正式训练4周的训练课基本内容。

3.1高原训练前后平均功率比较
        可以从表3中看出,男子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第二周与训前测试相比,第2组与第3组有显著性提高,第2组提高了21.7 w(p<0.05),第3组提高了11.5 w(p<0.01)。第四周测试与训前测试相比第2、3、4组平均功率有显著性提高,第2组提高39.2 w(p<0.01),第3组提高了11.9 w(p<0.01),第4组提高28.5 w(p<0.05)。
        从表3中可以看到女子运动员在上高原后第二周和第四周测试的平均功率较训前测试时只有第二周测试的第4组骑行较训前有显著性提高,提高了5.8 w(p<0.05)。

        
        从高原训练效果来看男子运动员经过4周训练功率车骑行的平均功率有显著提高,分析其原因之一是在到达高原后由于应激反应以及前期高原适应和恢复性训练,对于有氧耐力有一定影响,经过4周训练后身体对于高原环境开始适应,平均功率得以恢复。另一原因分析为人体对高原的缺氧环境在4周后开始适应,血红蛋白浓度、机体用氧率、运输氧的效率和机体耐受性都得到提高[1]。而女子队员仅在第二周测试的第4组平均功率较训前有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女性对于高原环境需要更长时间适应,以及女性机体造血功能所造成的。
        有研究发现经过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机体可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生理适应[2]。这可以说明在高原缺氧环境下适应后运动能力提升的原因。除自行车项目外,高原训练4周能促进现代五项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其有氧代谢能力,说明高原训练对于耐力性项目有运动能力促进作用[3]。
        还有研究者指出4周1900m高原训练未对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重复做功和做功维持能力,及疲劳消除能力有所提高[4]。因此在本次研究中运动员的平均功率提升也是由于有氧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提升所导致的。
        
3.2高原训练前后平均踏频比较
        高原训练后第二周测试中除了第1组外均较训前测试有显著差异。第2组提高3.9 rpm (p<0.01),第3组提高1.0 rpm(p<0.05),第4组提高0.9 rpm(p<0.01)。第四周测试的第2组和第4组较训前测试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9 rpm(p<0.01)、3.0 rpm(p<0.01)。
        
        
        女子队员在高原训练后第二周测试较训前测试的结果为第2组提高了6.1 rpm(p<0.01),第4组提高了4.2 rpm(p<0.01)。而第四周测试较训前测试的结果为第2组提高了5.5 rpm(p<0.01),第4组提高3.9 rpm(p<0.01)。

        本研究反映出高原训练4周后相同测试中男、女运动员的踏频率均有显著上升,结合平均功率结果,反映出高原训练对女子运动员骑行频率提升有一定作用,符合通过先提升频率,之后提升力量来提高平均功率的规律。而本研究反应出男子运动员高原适应性优于女运动员,已通过踏频提升和力量提升,结合反映在平均功率的上升,体现运动能力的增强。




3.3高原训练前后平均心率比较
        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第二周测试较训前测试各组均未出现显著差异,而在第四周测试后的第3组与第4组的心率有显著性下降。分别下降了6.5 bpm(p<0.05)与5.7 bpm(p<0.05)。
        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第二周测试的平均心率在第2组较训前测试下降了0.8 bpm(p<0.05),第四周测试较训前测试中第3组和第4组骑行的平均心率分别下降了7.3 bpm(p<0.05),4.9 bpm(p<0.05)。

        有研究指出高原训练对于自行车运动员心率变异性没有影响,说明对于支配心脏的植物性神经功能没有影响[5],但是本研究中反映出运动员心率在高原训练后完成相同测试会有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原训练4周后,在进行间歇性耐力训练时男、女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率在第3、4组均有显著的下降分析原意是在高原适应后,女子运动员完成相同的功率、男子队员完成更高的功率,所需的心输出量会显著下降,指示人体用氧效率上升以及红细胞数量上升使得载氧量较训练前提升,从而提升了心力储备。
3.4高原训练前后学乳酸比较
        男子运动员上高原后第二周功率车训练较训前即刻血乳酸值第3组下降了0.4 mmol/L(p<0.05),第四周较训前测试的第2、3组均出现了显著性下降。分别下降了2.5 mmol/L(p<0.01),3.0 bpm(p<0.01)。
        高原训练后女子运动员第二周测试较训前测试第4组即刻血乳酸出现显著下降,下降了1.0 mmol/L(p<0.05)。第二周测试较训前测试第4组即刻血乳酸出现显著性下降,下降了1.4 mmol/L(p<0.01)。



        有研究显示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会随着高原训练的适应而下降,或在相同乳酸浓度下表现出更好的运动能力[6]。本研究所反映出男、女运动员在高原4周训练后相同测试乳酸浓度下降,女子在测试的第4组出现乳酸下降,分析原因是在测试的后期乳酸不断堆积到很高水平,高原训练适应使得机体消除能力增强。男子在高原训练第四周测试的第2组就出现乳酸显著下降,反映男子运动员适应较快,可以全部适应当前测试强度,男子指标提示可以在高原训练四周后增加负荷强度从而刺激机体。乳酸指标反映出集体抗疲劳能力上升,身体对于消除乳酸的能力加强,另外表明随着对于高原的适应,在进行相同强度运动时,机体有氧氧化供能占比上升。

4 结论及建议
1.4周高原训练可以有效提升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骑行功率。
2.高原训练可以改善运动时男、女自行车运动员的心功能,为运动能力提升提供帮助。
3.高原训练可以降低男、女自行车运动员运动后乳酸浓度,改善抗疲劳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 刘文军,李世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2]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 李羚,马光通.体育科技. 2016(02)
[3]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对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 邱俊,陈文鹤.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01)
[4] 4周1900m高原训练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J]. 马国强,李之俊,梁效忠,倪大海.中国体育科技. 2013(04)
[5] 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果糖的营养效果观察[J]. 张洁,邓树勋,沈金康,任绮.福建体育科技. 2010(05)
[6]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生化指标监控[J]. 李振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