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提高军校国家安全教育质效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0卷第14期   作者:刘声
[导读]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需要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但课堂教学和教师队伍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
        刘声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需要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但课堂教学和教师队伍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对于军校而言,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质效,就是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国家安全要素,充分发挥各类教员的教书育人作用,使课堂教学与国家安全教育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只有抓住教员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才能抓住加强新时代军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形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军校  国家安全  课程思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对于军校学员来说,课堂教学既是他们追求真知的主渠道,更是他们追求真理的主阵地,国家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对于学员忧患意识、战备意识和国家安全观的树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军队院校应紧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眼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目标,积极探索各门课程中的国家安全教育元素,努力形成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局面。
        一、建强教员队伍“主力军”
        教之本在师,提高国家安全教育质效关键是发挥教员队伍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要着力强化课程思政意识,牢固树立课程是立德树人主阵地、教员是铸魂育人主力军的理念,以"师者,人之模范"的标准来要求教员,坚持育才先育师,育师先育德,引导他们切实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一致。二是要着力提高课程思政能力,把自身理论武装作为长期任务来抓、作为看家本领来培塑,提高教员特别是专业课教员的国家安全理论素养,使专业课教员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夯实推进思政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在教学过程中活学活用,避免出现刻板、生硬的现象。同时,加大培训力度,遴选骨干教员"走出去"观摩学习,邀请复旦大学等早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高校的名师来校讲座,多措并举打造一批想思政、懂思政、会思政的教学骨干。三是要着力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对接国家和军队有关政策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探索建立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的有效办法,把教员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参加全国全军重要学术活动的征文等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加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成果在教学成果英评选中的比重,探索建立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员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机制。


        二、打造课程建设“主战场”
        当前,军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一是要有机纳入办校治学体系,以推进办学体系重塑为契机,把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铸魂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强大合力,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办学体系支撑。二是要有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把家国情怀、忧患意识、责任观念、血性虎气等国家安全意识,细化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之中,体现到培养规划与教学要求之中,贯穿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从深源头上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方案引领和有力支撑。三是要有机纳入重点建设,依托军队院校重点建设,区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课程、培育课程、一般课程,鼓励教员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研究,完善教员开展国家安全研究的条件,制定教员开展国家安全研究激励措施,合力营造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外环境。
        三、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
        国家安全教育作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思政课的专利,更不是靠思政课唱“独角戏”所能奏效的,关键的是专业教学要坚持思政导向、教学内容要融入国家安全元素,形成“思政课系统讲授、专业课结合渗透、动态化跟进融入”的教学格局。一是突出理论讲解这一重心。现有的思政课是一个逻辑紧密、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不同课程应分角度切入,最终都聚焦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的目标上来。以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班次的思政课为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是要帮助学员掌握原理的武器,以便从理论源头上更好地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重点是要帮助学员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强化责任使命担当;讲授“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是要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要求,引导学员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重任和法律义务;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重点是要从历史视角,启发学员对军事、政治等传统安全问题的思考和对科技、文化、信息、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注,增强学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把握有机融入这一原则。遵循专业课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着眼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国家安全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既不能因为强调课程思政而淡化专业属性,也不能因为强调专业而忽视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三是要体现为战育人这一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军事高等教育不仅要立德树人,也要为战育人。思战谋战、研战教战,是军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围绕服务科技强军、人才强军和备战打仗深化教学内容政革,着力讲清专业课程的军事应用背景、讲清专业知识支撑联合作战的作用机理、讲清学校服务强军兴军的典型故事,引导学员强化建功基层的自觉自信,坚定知识报国的价值追求,树立矢志强军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刘声(1993-),女,汉,辽宁锦州,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