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培训中心(党校) 甘肃敦煌 736202
摘要:本文通过对垂直于“胡焕庸线”的“博台线”的学习了解,认识到博台线”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连接中国南北地区,为破解胡焕庸线、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找到新的行动路线,结合十九大精神学习,思考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建设,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丝绸之路建设、国家安宁和台湾回归祖国的和平统一。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博台线;区域均衡;发展;思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经过长期探索,通过研究计算发现垂直于“胡焕庸线”的“博台线”(连接新疆博乐市与台湾省台北市的西北—东南走向的轴线)可建成我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地理学报》(2020年2月第75卷第2期)上。
一、区域均衡发展分界线“博台线”简介
“博台线”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直线,从新疆博乐市开始,向东南方向延伸至台湾省台北市,贯穿乌鲁木齐、兰州、西宁、西安、武汉、南昌、福州等城市。2016年博台线西南半壁与东北半壁国土面积占比约为60%∶40%,而两侧人口占比约为45%∶55%,经济总量占比约为40%∶60%,并分别向50%∶50%的平衡格局演变;两侧人均GDP比值为44%∶56%,人口密度比值为38%∶62%,经济密度比值为32%∶68%,城镇化水平比值为48%∶52%,主要均量指标都逐步趋向1∶1的均衡发展格局。“博台线”与“胡焕庸线”交汇点位于甘肃镇原县,垂直区域涉及甘肃平凉、庆阳和陕西宝鸡、咸阳4市交接地区,与“胡焕庸线”垂直相交地区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并将中国区域发展版图划分为四大象限,其中第一象限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第二象限我国华南西南地区,第三象限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第四象限我国北疆北部及内蒙古地区,也是国土面积最小的象限。未来的区域发展可通过4个象限之间以及象限内部各地区城市之间的合作,以及华北带动东北,华南带动西南,新疆、青海、西藏特殊施策的宏观战略路径,逐步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目标。“博台线”贯穿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也连接了中国南北地区,研究并突破这条可为破解胡焕庸线、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找到新的行动路线!
二、区域均衡发展分界线“博台线”的意义
“博台线”是方创琳经过研究发现的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可建成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未来建成国家发展的战略脊梁线。“博台线”是连接“一带一路”双核心区的战略扁担线,是国家安宁和台湾回归的祖国和平统一线,是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支撑连接的实体线和国家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的对称线,也是双向对外开放的中坚线、海陆联动发展的对接线,更是促进东中西部、南北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分界线,“博台线”对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战略作用。研究提出将“博台线”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建议制定“博台线”发展战略规划,充分释放“博台线”承载的多重潜在功能,突出建设“博台线”上西北端点(博乐地区)、中部战略节点(甘陕交界地区)和东南端点(海峡两岸地区)三大战略支撑点,开展对“博台线”的综合科学考察,并以“博台线”沿线地区的天山北坡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六个发育程度较低的城市群建设为鼎,支撑“博台线”从经济发展低谷区快速崛起,形成“3+6”的空间支撑格局,真正担当起国家发展战略脊梁线的重任,将其建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新增长带和高质量发展带。
三、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思考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建设,有利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反复审视中国区域发展版图,自然或人文地理界线都没有很好地表征出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程度,而通过反复计算发现“博台线”可以作为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分界线,更加繁荣昌盛、领土完整需要这条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这条线。建设好这条均衡发展线,是贯彻落实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对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均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思考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建设,有利于将丝绸之路两大核心区“担”起来。“博台线”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有机连接在一起,像一条巨形扁担一样,将丝绸之路两大核心区“担”起来,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担当引领作用,可进一步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更加牢固地肩负起其与沿线各国繁荣发展重要纽带的重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好“博台线”,将充分体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共建共享目标。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思考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建设,有利于国家安宁和台湾回归的祖国和平。“博台线”西北连接新疆博乐,东南链接台湾台北,西端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实现的重点地区,东端的台湾省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目标的关键地区。建设好“博台线”,是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和新疆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线。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高度责任感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强化台湾作为国家发展脊梁线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合作领域,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巩固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基础。建设好“博台线”,必将对“稳住西北,经略东南”的国家战略部署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15日发表于《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指引,思考区域均衡发展的“博台线”研究成果,对逐步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博台线”研究为破解“胡焕庸线”,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提供了新路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之一,面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客观上需要构筑一条或多条支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主轴线,成为表征区域均衡发展格局的标志线。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博台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功能与建设构想.《地理学报》(2020年2月第75卷第2期)上.
[2]单之蔷.中国的突变线——胡焕庸线.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0期.
[3]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5月第1版.
[4]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