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所以对汽车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就目前统计而看,我国可使用汽车每年都在不断增长,截止到去年,我国可使用私家车有达到两亿多辆。汽车使用量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汽车在燃油时会消耗特别多的汽油,对于能源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除此之外,汽车的传统燃油方式也会给空气带来污染,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是顺应着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交通运输;推广应用
顺应时代的需求,汽车方面也快速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许多人提供了一份工作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麻烦。例如汽车的使用者越来越多,汽车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顺应时代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方面也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即针对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1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介绍
1.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
对于传统汽车而言,其发动机大多是使用柴油和汽油,使用量较大,传统汽车的使用量会使能源快速到达匮乏,并且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新能源的汽车则不同,新能源汽车是电动或者使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由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汽车的噪音也会比传统的更小,对于使用者来说,其体验感也更佳。但是有很多人并不接受新能源汽车,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能接受这种新型的汽车,在买车的时候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汽车。
1.2新能源汽车不同类别的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有很多,首先有一种就是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这种汽车是通过蓄电池的电为动力,它的缺点就是需要定时的给汽车电池充电,与传统的一些电车一样,蓄电池的内部反应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在充电时也是比较方便的,使用家用充电器就可以,并且对于充电汽车而言,他已经出现了很多年,被使用也比较广泛。其缺点就是,对于汽车的蓄电池而言,其要求比较高,并且电池的价格也比较贵,跟传统的电车一样,蓄电池的耐使用力也比较差,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需要更换,这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其优点就是,使用过程中比较环保,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并且会比较节省能源。
其次是一种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其动力是利用某种特殊的催化剂,让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进行反应产生电能,从本质上讲也是氢气的燃烧,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很多人会将这种汽车归为电动汽车的一种,但是从其动力的原理来看,这种新能源汽车与电器汽车还是有差别的,因为这种汽车是几乎没有污染的,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没有噪音的。但是其缺点就是其来源比较贵,氢气燃烧的过程也是比较费钱的,这也导致了这类能源汽车无法广泛的被使用。
2交通运输行业推广的状况
对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整车出售,与传统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也会存在整台车直接售卖,这种售卖方式也可以让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回收自己的投资,但是对于汽车本身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大多都用于电池方面,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造价比较高,所以在售卖过程中,大多不被使用者所选择。除此之外,对于蓄电池而言,电池的使用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温度比较低时,蓄电池所储存的能量较少,这也会影响汽车的续航能力,许多人在选择汽车时,会考虑到这一点。其次,就是将新能源汽车进行出租,让使用者支付租车费,以拥有车辆的使用权,这种租赁使用的方式,有利于经营者。但是对于车辆的出租而言,今早需要承担车辆的保险费用与维修,这样经营者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到这种方式的发展。
3推广与应用
要想在交通运输行业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要解决其出现的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于汽车造价技术问题,对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不足以满足其使用的续航能力。其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桩来说,大多是会依赖于政府的支持,运营者可以使用多种运营方式,以吸引别人的投资,以保证充电电桩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他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但是其造价也比较高,所以汽车的价格也比较高,目前对于人们来说,并不被认同,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以保证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支持。
4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他也将会是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应当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除了要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使用,还需要对自身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其发展的前景也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邹鹏.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 2017(04)34-36.
[2]安天颖.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 2018(02):28-29.
[3]石惠娴,任亦可,孟祥真,陈慧子,欧阳三川,周强.植物工厂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特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3):157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