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可以让城市人民安全出行、便捷出行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可以保证市政道路使用寿命。本文着眼于实际情况,阐述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基本内涵及设计原则,探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主要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事业迅速发展,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市政道路设计对于城市未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融入,对于市政道路设计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设计人员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一、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概述
(一)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主要指的是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依照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具体需求开展道路空间设计工作,让空间中人的活动需求得到满足,让人、精神、环境、物质构建和谐关系的道路设计策略,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设计安全性、设计实用性、对人的关怀性、地域文化性、可持续发展性等多个方面[1]。
(二)设计原则
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基本原则主要为:(1)市政道路是所有人的道路,服务对象是城市出行每个人,包含驾驶人员、骑行人员、行人、特殊人群,需保证市政道路设计可以让人民获得满足感;(2)需保证市政道路具有高度连续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特点;(3)需高度重视市政道路运行中的人与物、人与人和谐关系,避免因此产生冲突行为,以突显公平原则[2]。
二、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主要策略
(一)安全可靠设计
在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中,设计者需保证市政道路设计具有安全可靠特点,避免因道路自身问题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主要设计内容为:
(1)人行道设计
在以“以人为本”理念设计市政道路时,要对人行道实施人性化设计,应改变以往的单一设计形式,而是站在人性化角度设计出更加便捷的效果。常规设计中的设计重点放置于机动车道上,而忽略了人行道路对行人的意义。因此,要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应将人行道路设计与机动车道设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增加人行道的功能,还要实现人行道具备观赏效用,能够让行走在人行道路的人们达到赏心阅目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实现城市形象与品质有效提升的目的。
(2)横断面设计
在制定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时,是由规划部门进行确定的。在设计道路时根据总体规划进行设计,一般会在红线内实施设计。在设计道路横断面时,由于影响道路横断面形式与组成部分宽度的因素较多,比如城市地理位置、交通量、地面结构物位置等因素,在设计之前应先深入道路现场进行分析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在设计时,就要尽可能的将地下管线放置于路侧带的下面,还要达到紧凑与经济的要坟,可以改善实际存在的交通问题,对城市环境也可有效优化,还大幅度利用了地下的空间。在城市交通中,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规划、建设,还是管理方面上看,在设计中主要设计的内容是机动车交通问题,而未对将行人交通方式与非机动车交通过程进行充分考虑,导致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环境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在交通中经常表现出人与车混行的过程,严重侵害了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权益,特别是在交通过程中经常发生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不能有效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因此,在设计道路时应将行人交通系统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进行优质设计,要达到完整性与连续性的要求,还要保障两者间要具备通行空间。另外,在设计时还应将无障碍与附属设施、环境与景观设施考虑在内,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拥有交通权益时,还要具备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3)道路空间设计。应保证通行空间有效性、慢行空间连续性,避免步行道受到挤占,与此同时,还应人车分离设计人行道,具体分离方法包含垂直分离、平面分离与时间分离。
(4)交通标志设计。一方面,应全面考量道路使用者对交通标志的识别、感知、理解、行动特性、反应时间、反应速度,对交通标志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应考量电杆、广告牌、消火栓、门架等路上构造物对标志版面遮挡,以优化设计方案。
(5)隔离栏设计。隔离栏通常包含路侧隔离栏、中央隔离栏两种主要类型,前者可以让非机动车、行人得到有效隔离,通常设置在非机动车、人行道之间,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之间;后者主要是中央分隔带,在设计中央分隔带时,应保证其具有较高防撞性,且可以在间距设计、高度设计、反光设计、颜色设计上可以让安全行车要求得到满足[3]。
(6)防眩设施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考量人们的夜间行车需求,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者应做好防眩设施设计工作,科学应用防眩板、防眩大板、防眩棚以及防眩网。
(7)交叉口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中会涉及较多的交叉口,属于路网的联结点环节,也是城市交通中的咽喉部位。在设计交叉口时应保证交通达到安全性与畅通性,进而保证整体道路具备良好的通行能力。另外,交叉口的设计效果还决定着道路、路网功能的发挥。如果在设计交叉口时采取开口较大的设计效果,虽然达到了方便车辆行驶的目标,但是会导致急转弯环节产生问题,表现在:发生违法情况、安全事故等。因此,在设计道路时应合理化设计道路交叉口。以往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是以“以车为本”的理念,应以科学发展观为设计理念,并站在人性化的角度进行设计,根据不同道路特点设计科学的交叉口。在设计时,要合理化处理各种交通关系,比如环境效益与交通效益的关系、公共交通与其他机动车交通的关系、交通安全与交通效率的关系等。只有将所有与道路交叉口的各种交通关系进行充分考虑,才能保证道路交叉口处达到无障碍设计要求,能够让各类车辆顺利通行,保证交通合理性、安全性。另外,在道路设计的不断发展下,应积极引入先进的设计方式,可进一步促进道路交叉口交通效果,促进城市良好发展。
(二)活力舒适方面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师应保证设计方案可以将舒适公共空间提供给城市人民,可以让道路活力、出行体验得以增强。
1.注重人员感受
首先,应保证驾驶员具有舒适感受,在长距离驾车行驶中,道路线形是否流畅会影响驾驶员心理,一方面,应保证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弯道数量合理,避免驾驶人员心理因弯道过多产生负担,另一方面,应保证路面平整性、交通标志清晰性;其次,应保证骑行者具有舒适感受,当前,各大城市因共享单车的推广、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骑行者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应对骑行者予以高度关注,一方面,应在条件允许下对物理隔离设施予以科学应用,保障骑行安全,另一方面,应做好道路两侧景观设计工作与道路坡度设计工作,避免骑行者心理因此产生波动;再次,应保证行人具有舒适感受,和驾驶员、骑行者相比,行人前进速度相对较慢,在曲线形道路设计中,应避免出现线形变化较快问题;最后,应保证特殊人群具有舒适感受,针对肢体障碍人士、视力障碍人士,应保证设计行走空间充足,没有设计障碍存在,针对老人,应合理设计休息设施,符合老人前行间断性特点[4]。
2.保证环境舒适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应保证整体道路环境具有高度舒适性,为实现此目标,设计工作者应对道路绿化设计、附属设施设计予以重点关注。在绿化设计工作中,首先,应保证道路绿化设计可以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绿化设计与市政道路建筑间距契合,可以让道路小气候得以改善,让道路噪音得以降低,并起到保护路面作用;其次,应保证道路绿化设计可以发挥安全功能,一方面,应对广场、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停车场完成绿化设计工作,让车流、人流得到有效控制,并起到交通组织功能,另一方面,应考量道路火灾易发生地,做好绿化设计工作,让绿化设计起到减缓燃烧作用;最后,应保证绿化设计可以发挥景观功能,利用绿化屏障,减轻出行人员受到建筑压迫感,与此同时,应确保植物选择合理,季相变化、形态、线条、色彩丰富、美观,且可以增添市政道路艺术感。在附属设施设计工作中,首先,应做好检查井设计工作,如污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联合通信检查井、电流检查井等,设计工作者可以在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设计检查井,在车行道设计中,应保证其表面持平于路面,在人行道设计中,可以在设施带范围进行布置,并降低井盖标高至人行道基层,然后完成装饰盖板放置工作,在绿化带设计中,可以利用灌木对其进行遮挡,保证整体视觉效果;其次,应做好照明设施设计工作,在满足基本照明要求、合理诱导要求同时,应确保路灯安装位置和横断面类型相符,并避免出现颜色过于鲜艳问题,保证整体布局协调。
(三)便捷可靠方面。
市政道路设计便捷可靠是保证道路运行效果的关键,首先,市政道路设计者应设计连通道路网,保证人民出行方便;其次,设计者应保证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便捷,对人行横道位置进行合理设置,适当降低过街天桥踏步高度,保证儿童、老人均能便捷出行;最后,应保证道路无障碍,可以让特殊人群需求得到满足,一方面,应将盲道、缘石坡道设置在道路、街道、地下通道等道路出入口位置,另一方面,应将音响交通信号系统设置在行人通行位置、交叉口位置,以让残疾人士感受到道路设计的关怀[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者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开展横断面设计、道路空间设计、交通标志设计、隔离栏设计、防眩设施设计工作,可以保证市政道路安全可靠,通过注重人员感受、保证环境舒适主要策略,可以保证市政道路设计活力舒适,通过设计联通道路网、保证道路无障碍的主要策略,可以保证市政道路设计便捷可靠,以优化市政道路设计方案,为市政道路工程安全运行、平稳使用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周登峰,董增.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浅析[J].四川水泥, 2020(07):96+92.
[2]赵鹰.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 114-115.
[3]赵建新.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 (17):27-28.
[4]刘慧.“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 228-229.
[5]刘飞.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20 (10):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