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浅析 刘嘉诚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嘉诚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加大了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工作,但因为很多工作都是以散点式进行的,加之缺乏执法的力度,同时我国很多国民尚未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90602XXXX
        摘要: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加大了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工作,但因为很多工作都是以散点式进行的,加之缺乏执法的力度,同时我国很多国民尚未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开始了大部制改革,同时施行了“多规合一”的政策,这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为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充分更合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正在日益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并正在探索适用于当前城市发展形势的新的空间规划方法。然而,人们不应忽视空间规划系统的复杂性,整个规划系统不仅包含高度冗杂的各种规划制度和空间布局规划。而一个地区的空间规划设计本身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对于不同的区域,与其兼容的空间规划设计也反映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征。当有关部门制定空间规划计划时,首先要关注自然资源管理这个核心要义,并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条件重新制定空间规划系统。
        1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纳入自然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综合开发潜力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各个领域都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而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将无法实现。在自然资源管理日趋精细化的基础上,如果相关政府部门想要重建现有的空间规划系统,他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重建整个规划系统的难度是相当大的,需要充分根据当地条件充分整合规划系统涉及到的各个要素。同时,在整个规划体系的重建过程中,也应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主要内容,从而确保将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凸显生态文明的发展需求,并确保资源保护框架得到有效落实。近年来,各地逐步认识到需要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管理作出积极的安排,并研究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资源管理计划。但是,还是有一些地区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使得当地污染严重或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突出表现出来。合理的规划自然资源旨在确保资源的全面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适当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充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联性分析
        2.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
        在实际生活中,国土空间规划人员通过综合调查区域国土空间,并对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源数据参考,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可靠落地。
        2.2国土空间规划能调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着自身的极限,而通过科学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尊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其极限范围内合理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及相关产业布局,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效调节并发展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
        2.3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并相互影响
        基于以上的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制约:国土空间规划影响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则决定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布局,二者互相影响,通过科学判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可以合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而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又能改善并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3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
        3.1完善法律体系,科学定位国土空间规划功能
        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是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基础、长期以及战略性的综合规划。要想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首先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并科学定位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这样才能保障自然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保护,逐渐提升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3.2健全工作制度,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
        随着“多规合一”政策的实施,要想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我们还必须健全工作制度,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更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的规划,并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流程,促使整个规划工作各环节能相互衔接,紧密联系,进而提高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3加强教育培养,提高规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传授他们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准确地判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而科学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促进社会的发展。
        3.4生态修复与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源于对资源的过度掠夺。整体来说,中国近些年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大多以散点式进行。例如,原国土资源部主抓以增加耕地和可建设用地面积为目的的土地整治,水利部主抓水土流失治理,原环境保护部主抓污染土壤修复,原林业部主抓沙漠化防治。这种分散治理模式缺乏系统性,效果也非常有限。机制建设不完善也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今很多生态修复措施均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且已经修复的工程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维护工作,上述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如很多地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但是生态修复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我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破坏水资源的相关治理原则,但是贯彻时对开采者收取的费用相对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其制约和规范的作用。同时,与大气污染相比,我国的公民保护意识也相对较弱,且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其严重性却尤为明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充分整合了自然资源保护中的有关职能,并积极采用山、水、林、田、草等方式,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理方式。另外,生态环境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设置了生态环境执法局,加强了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扭转了原各部位执法的整体局面。
        结语
        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城市规划工作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上,而应着眼于缓解建成区中生态、环境、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很多城市规划者在实践中往往对“城市病”避而不谈,在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大多避实就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规划从业者多为工程技术背景出身,对于中国的城市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在短期政绩和经济利益等因素面前,规划人员缺乏时代使命感与独立判断力。未来,城市规划者应当跳脱工程技术层面,使规划真正成为治理社会问题、提升发展质量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董祚继.统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J].中国土地,2019(12).
        [2]范振林.新时代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概况[J].国土资源情报,2019(05).
        [3]王峰,余星涤,冯聪.新时代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9.
        [4]梁军.健全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8(04):17-19.
        [5]韩青.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D].清华大学,2018(6):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