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10kV配电线路的线损问题-直以来都是电力公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的难点之之一,线损是电力企业经济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标志。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线损;降损措施
1.10kV配电线路线损原因分析
(一)线路设计不科学导致过高的线损消耗
在实际的线路设计中,配电变压器常常出现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将电路之间的电源点减少了,容易出现树状连接方式,引起过大的供电半径,使得供电路径出现迂回曲折的现象。迂回曲折的线路会增加输电距离,由此会导致更高的线路损耗。配电线路的不合理运行,使得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使得输电线路长时间超载、超负荷、空载,这是增加配电线路损耗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供电企业长时间没有对线路进行更换,这就出现了线路老化情况,老化的线路难以满足电能输送需求,甚至会引发泄露事故,加重线损程度。在用电量需求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大功率用电电器,这些用电需求增加了用电负荷,导致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不足,进一步提高线损量。
(二)配网消耗
当10kV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材小用的情况,即配电变压器容量中的负荷量较大,而配电线路用电的负荷量较小,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从而增加损耗。当配电网中的公用变压器有过低的负荷率,会出现轻载的现象。轻载引起线路和变压器损耗。最后是线路上的变压器有可能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大中性线上的电流值不断增加,这也会使得线损加大。在设置电压等级的时候,当故障问题出现时没有对变压器及时更换,这也会增加线损。
(三)计量偏差
在农村居民用电中,部分供电企业未能对计量设备做好定期检修,老化而未定期检修的设备会增加线损量。计量设备做好定期检修与否会对用户和供电企业来讲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电计量偏差,例如表计卡盘、计量表计烧坏或CT烧坏、PT断相等,这些故障问题会使得计量出现偏差,导致电量流失,即加重配电线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策略
2.1实行精细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想有效的减少10kV配电网的线损就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大对10kV配电网配电侧以及用电侧的线路损耗管理力度。因此供电企业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线损收集终端、电能消耗计量等设备设施,同时还要考虑到供电区域的线损特点,合理选择供电设备。其次要以精细化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体系。比如按照供电区域、不同的电压、线路等及时收集线损信息,并将其反馈到相关的维修和销售部门,在供电企业的内部形成一套闭环的运行系统,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保障跑电、漏电等现象发生概率减少。另外线损精细化管理还要注重模块化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即是在线损精细化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化功能,借助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计算、综合处理等作为管理基础,保障线损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准确性。也可以对线损情况进行分区、分压、分线路计算,确保线损管理过程能够顺利执行。最后综合处理可以完成降损辅助、反窃电、数据统计归纳等任务。此外在线损精细化管理中,还要明确各个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具有职能,建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负责各个职能范围内的10kV配电网降损任务,以此提高10kV配电网管理水平。
2.2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对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要针对造成线损的相关因素,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1)实时管理和监测电量计量设备。供电企业要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电量计量中,应用智能电表和信息系统录入、收集等数据库技术有效的减少人为计量、监测的失误。(2)管控窃电行为。
在造成线损的因素中窃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此要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其主要是通過科学合理的改造电表,防止篡改。其次是要加强对电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对存在严重线损的区域重点监控。最后是一旦发现窃电行为,要立刻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采取断电处理措施。(3)加强10kV配电网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供电企业要保障10kV配电网的基础设施符合标准,合理规划配电线路。相关检修人员要及时发现10kV配电网设备故障隐患,采取相关有效措施避免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尽可能地减少线路损耗。
2.3健全线损管理制度
健全线损管理制度是保障精细化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减少线路损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供电企业要从思想和组织形式上将线损管理落实到制度层面,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和责任人机制形成全体参与的线损管理体系。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确保线损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实现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制度的有效性。
3.降低10kV配电线路降损措施
3.1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为了能够降低10kV配电线路损失,可以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配电网的设计合理性对运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夠降低线路损坏率,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供电情况调整配网网架结构,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先对供电情况、配电网网架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线路,提高供电稳定性,降低线路的损耗率,提高供电合理性。第二,由于部分线路的老化程度较为严重,为了能够提高配电网网架结构的整体性,需要在优化的过程中,对线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并将线路更换为绝缘架空导线,之后根据设计方案调整布局,提高配网网架结构合理性,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
3.2对配电网中的高耗能设备进行更换
一是将使用时间过?长且能耗较高的配电变压器进行更换,并选择节能型为新的变压器并对配电变压器的容量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对配电变压器定明进行三相电流平衡的相关测试。并对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新型变压器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也会提高,维护量则相对减小。
3.3做好无功优化工作
采取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办法,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低压补偿为主。减少无功流动带来的损耗,避免电压质量的下降,提高功率因数。当前,农村电网的无功补偿方案分为下面几种:在变电站10kV丹线安装岛压无功补偿装置;在I0kV配电线路上安装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配变低压出口安装随器固定补偿,在动力负我处就地安装随机补偿,对容量大(20VA以上),负载峰谷差大应考虑低压随器自动补偿。
3.4整治高损线路,合理布局电网线路
通过合理布局配网内线路,使得线路能够实现高效低损供电,在不影响用户供电的情况下合理优化线路布局。对线损较高的线路要加大整治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更换或者改造,对于老旧线路要及时进行改造。通过合理布局线路,使得供电半径缩短,避免迁回供电现象的出现,优化配网运行架构。
3.5健全线路耗损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计量管理,对于配网的计量设备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测,发现不合各的设备要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进面提升计最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在计量设备的检查中除了要对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以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外,还需要能够注重对铝封管理的检查,防上窃电的行为出现,进而有效的降低线损。其次,注重变压器的管理,在变压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颖菲.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10):221-222.
[2]谭敏.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