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摘要:1949年11月,邓小平主政大西南地区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建设。干部队伍则是新政党能否好开展各项建设的一个极端重要的因素,是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考察研究当时干部队伍选拔的实践工作,分析汲取经验与教训,对当下党的干部任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西南;干部选任;干部任用
1949年12初,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进驻重庆后,应当时局势的需要,迅速开展起了如火如荼的干部选拔实践工作。
一、创办专门高校,培养高素质理论知识过硬的年轻干部
高校是培养专业知识人才的摇篮,具有高水平的师资、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与学习氛围,是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有鉴于此,邓小平在重视党校培养干部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创建专门特色大学来培养干部。创建专门的干部培养大学。在1950年3月,邓小平、刘伯承在重庆歌乐山林园组建了西南军政大学,邓小平担任学校的政委,副政委余秋里。[1]1977年8月,邓小平在谈到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时提出:“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把更多的干部放到学校去训练”。[2]干部在大学里面接受了系统的培养教育之后,专业技术与思想方面都有了显著快速的提高,为西南地区的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人才,对于西南地区的建设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二、重视政治教育,从思想认知源头上坚定干部政治立场
加强干部政治教育是干部建设的灵魂,更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950年2月,邓小平在西南局和重庆市机关县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上严厉地批评了“五里腿”问题。他指出:……有的同志进了重庆城,说什么走上五里腿就痛了……,这是一种不良之分,一定要制止,敢于批判这些不良倾向,时刻保持党的纯洁性[3]。1951年12月19日,邓小平主张“用多种方法来打击贪腐分子,揭开他们的阴谋诡计,并积极发动广大群众起来反腐,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深入的开展动员工作和教育工作;适时宣布我们队贪污分子分别对待的方针;严重的典型的贪污事件,必须在报上公布或组织公审;等等。[4]不仅在建国初期邓小平重视对于干部的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后,他也始终重视对干部的政治教育。1980年1月16日,他就指出我们干部不要搞特殊化,要始终坚持在延安期间的传统。[5]针对一些见风使舵、屡教不改还变本加厉的人,邓小平提出有必将其清出党。
三、强调作风建设,扼杀肃清干部中的不良风气
建国初期,在举国上下欢庆革命胜利的同时,也有一些干部在胜利面前滋生了不良风气,如:居功自傲、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奋斗,不愿意去西南地区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不愿意住没有点灯的房子等。[6]针对这些不良风气,邓小平专门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1950年9月11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汇报西南局7、8月的工作中,记录了7、8月的整风情况。“…据各地反映,此次整风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问题,又没有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任务和政策的统一性和联系紧密,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这些最中心的问题。” [7]可以看出,此次整风效果是很明显的。
此外,还进行了“三反”运动,从领导到群众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干部知识文化水平
邓小平指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那些专业知识不好,但是学习又不用功的干部,即使他们充满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也有为社会主义奋斗中心的决心,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他们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从而损害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因此干部培养要加强对他们文化知识的教育,专业知识而文化知识缺一不可。如针对文盲率高的现象,邓小平领导地方和高校开办了很多的干部扫盲班和其他文化知识培训班,逐步提高干部的文化知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在邓小平的指导下,针对不识字的干部还专门开办了培训干部迅速识字的培训班。识字培训班的教学情况如下:开设字母注音、拼音、生字突击、总复习、读国语、查字典、阅读、写话,合计172小时43分钟,每天教学时间为10小时。[8]在干部的文化知识教育过程中,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对干部的法律相关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的培训。
五、加强群众路线教育,让干部从基层中得到真正锻炼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取得伟大胜利的法宝之一。脱离了群众路线,就要亡党亡国。所以在解放初期的西南地区,邓小平也尤其重视群众路线,告诫干部要走到群众中去,像群众学习。1950年7月31日,邓小平在《当前西南工作的五个问题》报告中指出:“区别一个工作人员是否有错误,主要看他在工作时是否联系了群众,依靠了群众。我们责备干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是因为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脱离群众,不是依靠广大群众去进行工作。”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具有大智慧的一个群体。干部开展工作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向他们学习。群众路线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强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艾新全,林明远,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294.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1.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4]《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468-469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0.
[6]吴光会.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论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7).
[7]邓小平关于西南局七、八月的工作情况给毛泽东的报告(节录),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档案,公开档案,邓小平档案系列.
[8]西南政法大学档案馆藏资料,案卷名:《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档案史料6》,档案名:《西南革大》(报纸)第5版,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教导处编,1951,10,3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合作编: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