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及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分析 赵天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赵天成
[导读] 摘要:假如电力企业想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那么一定要做的就是创建优质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方面的发展。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  224700
        摘要:假如电力企业想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那么一定要做的就是创建优质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方面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成功进入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社会各方面的智能化、自动化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及。在这一背景下,配网调度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朝着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地进行创新改变。但是,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创新改变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意识,甚至还有些配网调度管理模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配网管理工作。
        关键词:配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改造
        1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此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此技术的应用来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此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电力控制室中监视、控制和维护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可以在保障其可靠运行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这也表现出此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结合上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也在逐渐构建和完善智能电网,这是一种集成了双向通信网络的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来构建现代化的电网系统,同时也对电网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逐渐扩大其对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个环节的覆盖范围,保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就可以进行自动处理和控制,在此智能电网中将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进行高度一体化的统一与融合。
        2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模式
        2.1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网络拓扑。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所建设和应用的智能电网具有灵活的结构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的电网规模在不断扩大以及电力输送距离在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需要结合当下最为先进的技术来优化智能电网,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就需要应用灵活的网络拓扑模式来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对其运行中输电速度和输电距离的要求。(2)标准、开放的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运行中,为了满足可以实时监控和分析电力调度的要求,以及可以及时识别和隔离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有效控制此故障危害程度和范围,就需要通过具有开放、标准和集成特点的通信系统的应用,分析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并做好预测工作,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平稳和安全开展。(3)智能计量体系和智能需求侧的管理。为了保障智能电网运行中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电力服务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其电力使用需求,
        就需要做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管理和分析工作。而针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智能电表通信系统来说,可以及时结合用户需求做出反应,这就需要做好对智能计量体系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服务,实现对电能需求侧的智能管理。(4)智能调度系统和智能防护系统。在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要求下扩展现有的调度控制中心功能,进行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系统的构建,确保信息同步的同时,还利用多道安全防线构建综合防御体系,此系统中主要有电力系统元件保护控制和区域稳定控制系统,可以结合相应指令及时和准确做出反应,做好对故障的有效预防和处理工作。(5)电力调度调控。在智能电网的调控工作时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比如通过调动分布式能源、调控自动发电系统以及用电负荷等方式来开展电力系统调控工作,通过与先进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来调节无功电压和二次设备等不同因素,防止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孤岛问题,提升电力调度工作效率和质量。
        2.2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在电力调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在目前我国加快能源转型速度的同时,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要结合电网推动电网的信息化发展,提升电网实时数据的传输效率和速度,结合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通过智能化电网技术的应用来整合电力资源,结合配电网络的输电量实现对电力调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在不同发展,在优化资源整合的同时,也推进电力企业的能源转型工作进度。(2)采取网络互联的方式来实现电力调度配置。在目前的电力调度工作中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采取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运行时的网络数据传输,进而实现对此类设备的远程控制,而且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在上述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将其运行数据参数通过网络向电力系统中传输,确保掌握此类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如果在上述监控过程中发现电力故障问题,需要通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分析来远程开关控制电力调度设备,通过对输电线路电力大小的改变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排除电力故障。此外,应用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用电量来调整电力分配,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3)在电力调度评估中的应用。正如前文所述,在电力调度中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可以代替人工方式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同时也可以结合所接收的电网电力输送情况相关数据来评估电网的电力状态,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电力系统,在后者经过智能化分析之后开展各项电力调度工作。通过此种评估方式可以为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提供可视化服务,作为开展调度工作的准确依据,有效防治人为因素导致的孤岛状况,实现电力调度管理效率的提升。
        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现在的调度自动化水平与世界上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技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这些年我国在建设变电所或者是改造变电所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是更为新颖的,但是要是对其整体进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其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自动化系统中的CPU负载问题,虽然现在的运算能力以及容量与传统的相比之下已经成功扩大了十倍以上,但是工作人员所要注意的是,负载的量同样也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Polling和CDT之间的远动规约还存在着一些选择性的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再对远动装置的规约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选用原则对其进行选择,同时电网的调度自动化以及视通道的数量还有质量等都是决定选择基础的因素,工作人员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具有盲目性。最后工作人员还要注意的是,在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设计内容中,分布式与模块化是最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其中的技术组件具有统一性的保准,以便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中所存在的异构问题。现在建立出一种具有无人值守性质的监控电力管理系统已经逐渐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但是工作人员所要注意的是,在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以及分析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实现实时性的监控和远程性监控之中的需求,同时还应该注意保障整个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完成相应的安全评估,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那些电力故障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被有效解决,调度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及时同步性也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就可以得到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配网调度及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在我国的实践应用并不是很多,一些缺点还没有及时呈现和改进,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的自动化,为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旭海.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调度运行实践[D].广东工业大学, 2019.
        [2]杨淑媚.配网调度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和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4):193-194.
        [3]刘琪琛.城市配网调度自动化建设及实施管理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5):152-153.
        [4]朱熙.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23):11-12.
        [5]张学颖.关于配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8 (26):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