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研究 曾明秀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曾明秀
[导读] 摘要: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从长远角度观察,环境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从长远角度观察,环境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的产生,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发展造成了阻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我国开始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在社会建设中有序应用,迈出了制定防治措施的第一步。通过进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加强地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并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概念,随后阐述了其重要性、评估工作程序和具体评估,最后分析研究相关策略途径。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研究
        1.地质灾害的概念分析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因此,从地质灾害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两点:第一,强调致灾的动力条件,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采矿引起的崩塌、地面塌陷等属于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第二,强调灾害事件的后果,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损毁的地质事件称为地质灾害,而那些仅仅是地质环境恶化,但并没有直接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地质事件,称其为环境地质问题。这意味着地质灾害发生时,必须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如果自然灾害发生在无居民区,则不属于地质灾害范畴。自然灾害的发生必须与地质行为有关,如果一栋楼房因建筑质量问题而倒塌,也不能成为地质灾害,即使是威胁生命财产的灾害,但其过程如果与地质作用无关,也就不是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并做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对所要参加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六种。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需按要求做好这六大灾种的评估即可。
        3.评估工作程序
        接受评估委托后,首先对建设项目进行初步分析。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做初步分析;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评估范围和划分评估等级,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或设计书;进行评估区现场调查,重点查清评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和发育特点。分析论证评估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及危险性等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估;最后提交评估报告。
        4.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具体评估
        (1)现状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需大量收集区域内地质、矿产、水工环地质等相关资料,对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对评估区进行现场调查,基本查明评估区及周边已发生(或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类型、活动规模、变形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等,对其稳定性(发育程度)进行初步评价。
        (2)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应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建设工程的类型和工程特点进行预测评估。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危害隐患的可能性、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层次分析法等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


        (3)综合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危害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按“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段);分区命名采取将危险性大的、分布广的、频率高的灾种放在前面,若多个灾种不在同一危险性等级时,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段)。同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要的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工程涉及到领域通常较为复杂,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在建设工程开展前,应当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如果在施工中遇到较为复杂的地质结构,地质勘测难度增大,危险系数也会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提前对建设工程建造区域的危险性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做出不同的决策。通过详细的方案策划,保证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地质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保证顺利施工,在工程展开前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响应国家号召,将工程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类型。
        6.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途径
        6.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查
        在评估结果中加入施工所需的科学合理方案。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等特点,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存在引发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寻找预防地质灾害因素的方法。施工单位应当采用科学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各种材料管理,使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提高工程推进效率。工程建设的高效管理研究应在全局范围内树立起对灾害预测的全面认识,使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加强勘查工作的整体落实效果。
        6.2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勘查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勘查。通过对建设工程场地及周边地形、地貌、地层及岩性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这样对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分析建设工程特点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评估灾害可能造成的后果,优化利用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地质和水文生态灾害预防策略,分析致灾环境和设备可能产生的损坏及影响,从而及时采取各项预防措施,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地质勘察预测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在出现问题时应用紧急预案进行处理,有效增加工程推进效率,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环境以及周边因素进行危险性评估,从而提前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问题,并着手准备预防性措施和紧急预案。工程团队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危险性评估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工程推进的效率,并保证整体安全,提高水工环评估的质量,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珊珊.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
        [2]李东.矿山地质勘探中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000(021):P.191-191.
        [3]许锋,李连朋.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研究[J].卷宗,2017,000(027):187-187.
        [4]陈英东,叶浩.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28):1058-10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