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轨道交通能加速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同时轨道交通建设也占用了一定的城市资源,例如,车辆基地等大型工程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面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而地下车辆基地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意尝试和探索。在功能上,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重要的后勤基地,是列车停放、检修、保养的重要场所,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场坪标高与既有地面标高的关系来划分,车辆基地总体上可分为高架式、地面式和地下式3种。近几年国内许多车辆基地工程或是由于工程条件限制,或是因为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城市开始考虑设计地下车辆基地。
关键词:地下车辆基地;站场设计;道路;排水;城市设计
引言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有列车及设备的检修、清洁及正线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功能,由建筑、结构、工艺、站场与路基、机电、通信、信号等多个专业协同设计、施工。车辆基地工程涉及专业多、接口关系复杂,理顺设计接口关系对把控工程质量、工期及投资有着较大影响。文章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特点,分析内部接口管理、外部接口管理等,以供参考。
1车辆基地简介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简称“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配套系统,主要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和培训中心四大基本部分,并辅以必要的办公、生活设施。车辆段是车辆管理、运用、维修保养和检修基地,保证按时提供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综合维修中心是各项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和检修基地,保证各项设备设施处于正常状态。物资总库是材料、设备和各种物资的采购、保管和发送单位,保证地铁运行和维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培训中心是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保证。国内有些地铁城市还将行车调度指挥中心、地铁公安分局或运营公司部分职能处室整合在车辆基地内。车辆基地具有占地面积大(停车场占地面积一般在8~15ha,定临修段占地面积一般在15~25ha,而线网大架修车辆段的占地面积可达到40ha)、投资规模高、涉及专业多、涵盖面广(涉及30多个专业及市政规划、水文地质、城市交通、市政供电、给排水、消防、环保、园林等诸多方面)、建设周期长、协调难度大等特点。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用、检修、材料和后勤服务基地,担负车辆检修功能、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功能、列车救援功能、设备维修功能、系统维护功能及材料供应功能,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的总后勤部,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占有重要地位。
2地下车辆基地设计细节
2.1列车出入库能力
列车出入库的能力主要受限于车辆基地的收发车规模、出入线信号系统的效率和收发车的时间。因此,车辆基地增能提效往往需复核列车的出入库能力,尤其是对停车规模较大的既有车辆基地,其停放列车数越多,总的发车的时间越长,对运营维保影响越大。停车场扩建停车列检库后,配属运用车42列,即需要发出列车42列。既有信号采用总出发列调结合出库方式,对列调结合方式,双线排队,交替出段进行核算,双线出段能力计算得出:扩建后出场能力为131s,结合实际操作情况考虑附加10%的余量,发车间隔时间为144.1s。复核的发车能力为24列/h,停车场第一列车最晚需在5:15左右从场内发出,可确保早高峰正线运用车的需求。停车场增能后仍可满足列车出入库能力需求,但对规模较大的既有线车辆基地复核信号能力不够时,可考虑结合信号系统大修改造来提升列车出入库能力,例如进行ATC车辆基地信号改造。
2.2车辆段工艺新颖
(1)该车辆段为西北地区首个采用A型车的车辆检修基地,通过设计总结和提炼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为相邻城市的设计提供依据。(2)由于车辆大架修在运营5年后进行,考虑大架修检修工艺的更新以及近期工程的投资,将检修库大架修设施设备预留,避免同步建成后设备设施的折旧和工艺更新后造成工程的浪费,该建设方式为国内首创,目前也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同。(3)车辆段段内调机采用电力蓄电池调机,为西北地区首次采用新能源设备,实现了建设绿色、环保的工程理念。(4)检修库分解组装线上采用基于固定式架车机的整车称重装置,车辆组装完成后直接在原位进行称重作业,减少了调车次数,提高了检修效率。
2.3排水
某车辆基地采用地下形式,沿车辆基地工程用地界设置一圈露天消防车道,改善地下车辆基地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同时为了改善车辆基地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在咽喉区增设天窗,站场排水仅考虑车辆基地工程用地范围内露天消防车道的雨水排放。站场水沟设置原则:于露天消防车道两侧设置道路排水沟,受场地标高限制,除平交道与场内道路连接处设置了道路纵坡以外,其他区域的段内道路主要设置为平坡,消防车道路面雨水主要通过道路横坡收集至两侧水沟。另沿道路每隔200m设置雨水泵井,通过泵井将雨水提升至路面市政管网系统。咽喉区除了考虑天窗雨水以外,亦需考虑到地下渗水的收集排放,设计中结合给排水专业泵井点的设置要求,咽喉区的雨水和地下渗水通过轨道两侧水沟汇集到横向排水槽内,通过横向排水槽统一汇集至两侧道路的雨水泵井点,采用机械提升的方式抽排至地面既有城市干道市政管网中。
2.4外部接口管理
车辆基地外部接口为设计依据之一,主要包含用地规划和所在地区城市规划要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关的水文和气象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市政给排水接驳条件、道路规划及接驳等,设计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认真梳理,开展主要工作如下。(1)调查了解场地及周边规划情况,落实周边市政道路规划及建设情况。(2)配合勘察单位提出勘测要求,收集场地内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设计输入资料。(3)收集区域水利、气象、水文等资料。(4)涉及管线迁改的,加强对现场管线核实、管线产权单位的协调。(5)落实周边市政给水、雨水排放、污水排放的接驳条件,加强对周边接驳管线的摸排,做好与市政管理单位的协调工作。
结语
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建设年限不断发展,已建成的既有线的标准一般比新线标准低,但既有线实际的客流压力反而较新线工程大。从运营的补短板考虑,车辆增购和车辆基地增能提效是缓解客流压力的主要解决方案。车辆基地增能提效扩建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既有车辆基地布局和用地情况,合理分析扩建规模,为满足列车便捷出库条件,宜考虑周转列位,周转列位数量宜根据库线列位布置富余1条股道线路。2)列车出入库能力是提高车辆基地效能的关键,必要时可结合信号系统的ATC大修改造,采取列车自动收发车形式来提高列车发车能力。3)系统设施设备的接口是车辆基地增能改造的重点,尽可能兼顾既有线设计标准,对既有设备进行最大化利用,降低改造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当有条件时,宜结合利用设备系统大修改造对设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张道海,江捷,刘龙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模优化策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017(008):69-72,77.
[3]刘增民.厦门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车辆基地布局分析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3):19-22.
[4]赵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总体布局要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000(008):359-360.
[5]刘涛.大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