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学生也爱中国皮影    ——皮影智慧社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赵福春
[导读]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如何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们的核心
        赵福春
        辽宁省丹东市红房街小学 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如何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我们成立了“皮影·智慧社团”,七年来,我们的“皮影·智慧社团”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开启了孩子们智慧的大门:孩子们学会制作皮影并表演皮影戏,在实践中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一、首先和大家交流一下确立“皮影.智慧社团”的初衷
《有趣的皮影》曾是我们老教材中的一个活动主题。所以,当学校要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我就琢磨,如果以社团为平台,让更多的的学生知道皮影,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神奇,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确定了我指导的社团名字为“皮影.智慧社团”,2013年9月,丹东市红房小学“皮影.智慧社团”正式成立. 社团成立起来了,怎么运作社团,才能使孩子们的兴趣持久,并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智慧”呢?接下来和大家谈一谈
二、“皮影.智慧社团”的基本运作方式
总结起来就是:玩儿——研究——制作。这个过程始终被“兴趣”这个主线牵着。作为指导老师,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的兴趣保鲜。
(一)先说玩儿。当今时代的孩子们,面对的新鲜事物特别多,如何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就从这一点切入,和孩子们一起从“玩”开始。刚开始,我与学生们一起玩我的皮影作品。看到我拿着皮影作品在光影中闪现出的连贯动作,他们吃惊的连连叫好,一个个争抢着尝试我的作品。当学生对皮影抱有极大的热情时,我们一起观看各种皮影视频,大量的折子戏,了解多种不同内容及表现手法的皮影戏,如《乌鸦和狐狸》《东郭先生》《俩小儿辩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再说研究皮影。做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后,我产生了一个比较朴实的信念:就是宣传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些文化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
在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以下几个研究专题:《皮影的概述与历史》、《皮影的造型与工艺》、《中国各地的皮影》、《皮影的表演》、《皮影的文化传承》、《皮影的代表作品》。在研究了解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上网了解皮影的知识、家里有相关书籍的可以查阅、我们一起观看不同的皮影视频,在交流汇报中,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皮影的文化,为后期持续开展皮影活动奠定文化基础。而他们也由最初的感观兴趣上升到智慧这个层面。开始思考与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他们的兴趣有了“厚度”。
(三)最后是制作。皮影的制作很复杂,有18道工序,对于初学刻制皮影人的小学生来说,按照实际工具材料制作成本很高,加上每届皮影社团为期一年,时间很短,小学生要学会制作皮影很不容易因此,我们因陋就简,先从做素纸影人入门。
1.就地取材。每周两节社团活动时间,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皮影作品:生活中废旧的X光片、硬纸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原材料。用剪刀剪、用针缝、用透明胶粘贴,用竹签拉动等。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方法,我们的简易皮影就做成了。
2.突破制作难点。制作皮影很复杂,每逢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利用ppt课件给学生展示,边放边讲解,重复播放难点。学生在不断地研磨中,顺利掌握了简易皮影的做法,做出了自己喜欢的皮影作品。

制作皮影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的过程;我校6.2班学生以历史故事为背景,利用废旧的X光片,制作一系列的皮影人物作品,并自编皮影剧《三顾茅庐》,他们还编写了《铁扇公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在审美、设计、音效、操作、演出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3.互学。每节课下来学生皮影作品水平参差不齐,遇到复杂的古代人物造型,根本完成不了,怎么办呢?我就让学的快的,做的好的同学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边展示边讲解其中的制作方法及技巧,学生之间沟通更快,有一次一组学生制作《草船借箭》里的人物周瑜,他是个智谋仅次于诸葛亮的大帅,手里拿什么兵器,头部造型怎么设计,制作的总是不协调不统一,后来另外一组的同学设计了周瑜这个形象,还到前面用投影讲解一番,解决了周瑜形象这个问题。
当部分学生会制作皮影的时候,小组采取互帮互学的方式,学生与我都是辅导老师,这样保证每个学生都会做简单的皮影。
4.会玩。皮影在动的时候是很麻烦的,学生要眼疾手快,大脑还要想主要动作和台词,手要跟上,我交给学生基本方法,无论几根竹签都保证一手一只,该到哪个部位活动就拿那个竹签设计动作,看似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很不好把握,学生通常要训练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要领。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会玩皮影,每月初小组选择并设计皮影戏剧目,等学生制作好了皮影,就开始编写皮影戏,小组再排练,熟练了利用投影播放,查找不足在改进。每到月底我们皮影社团都会表演皮影戏,一开始自己演自己看,后来别的老师同学也来看,再后来全校看,最后市电视台给我们拍摄并播放了,效果挺好。
5.及时评价。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也是激发他们兴趣新燃点的重要一环。每次到了评价作品时间,大家都郑重其事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到投影前面,讲解自己的思路,制作重点,以及得意的地方。然后,其他同学再评价出该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有交流,有碰撞,有争辩,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作品的改进中得到提升。我印象最深刻是有一个女学生做的唐朝仕女,造型流畅,雕刻精致,色彩艳丽,大家评价很高。
6.鼓励创新。
在学生掌握一定制作方法、表演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形象的创新设计,故事的创编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展示活动,学生忙的不亦乐乎。特别是有一组学生编写的《武松打虎》中武松打虎的动作设计得惟妙惟肖,人物对话也很生动,观众好似亲临现场,心情时而心惊肉跳,时而激情澎湃,随着演员进入角色当中;还有学生编写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因为这折子戏的白骨精有很多变化,像春姑,老丈,老妇等形象学生设计制作了许多人物造型,精雕细画,各具特点。可喜的是小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一钻到底,掌握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皮影制作和表演技巧方法。在两年的时间他们具备了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皮影表演中拓展和升华。                                   
7.编写教材。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解制作皮影,我编写了皮影的校本教材,皮影的校本课程是根据3---6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中国皮影的历史为主线而编写。本着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的原则,由浅入深建立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中国皮影制作的工艺流程基础上,了解中国文化国粹----皮影。 校本教材包括其中最难的还是皮影的制作,它涉及勾勒造型,胶片剪刻,关节缀连,修改细节等等。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认识自我
社团活动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能力,还包括许多的情感、心理、精神因素。这其中的内容很多,比如做事的计划性;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及时总结经验的认真态度;乐于探索知识的科学精神等。学生在制作皮影过程中,学会了主动思考,不再依赖老师;而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童芸.皮影[M].黄山书社,2016,5-63.
[2]汤兆基.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雕塑[M].大象出版社,200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