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真
漳州台商投资区实验小学
[摘要]: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活化石”,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挖掘并发扬闽南传统文化,让新生代学习并传承下去。闽南文化让语文教学活动趣味横生,传唱闽南童谣、重温民间棋类、挖掘闽南节俗、寻访闽南美食,还有“闽南民间游戏”“闽南文化画展”。让闽南文化走入课堂、丰富校园,意义非同一般。
[关键词]: 闽南文化;闽南童谣;民间棋类;闽南节俗;闽南美食
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闽南金三角,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快速发展,农田种出了高楼大厦,山地建起了厂房,农民变身各行各业角色,农村城市化,导致一些闽南文化资源日渐式微,甚至被淹没在蒸蒸日上的工业化电子化时代。
我专门设计一份“闽南文化进校园”的问卷调查表,在1-5年段各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情况大致如下:
问卷调查统计表非常清晰地提醒我们,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挖掘并发扬闽南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活化石”,有必要让被电脑、手机、快餐、网络裹挟的新生代学习并传承下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懂得挖掘闽南地区的文化资源,使语文教学资源更丰富,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一、传唱闽南童谣,让歌声进课堂
“闽南童谣又称‘囝仔歌’,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它的节奏感强、富音乐性,有情趣、又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可说是一种语言的游戏。”为了让孩子们迅速接触闽南当地文化,我们在一二年级晨读课、社团课开展闽南童谣传唱,以年段为单位,做到“三统一”:统一教材,使用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闽南童谣》;统一时间,利用每周两节社团课学习;统一展示,学期结束,以班级为单位编排节目,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学习成果,评选出优胜班级,颁发奖状。
活动的开展,非常简易迅疾地在学生中掀起学习闽南童谣的热情。原本生疏拗口的《天黑黑》《白鹭丝》《月光光》《新年歌》《炒米香》……渐渐成为孩子们张口即唱的民谣。而且,小朋友很聪明,还会根据童谣里的情境比划出活泼的动作,三两个人或在教室,或在走廊,或在操场上,一边“天黑黑,要落雨,阿公撅锄头要撅芋……”朗朗吟唱,一边模拟阿公阿嫲的动作,在那自得其乐,稚气的吟唱声夹杂着欢笑声充盈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感觉身处闽南,南腔韵调,独具特色,其乐融融。
二、重温民间棋类,落子棋趣盎然
闽南民间棋类有“虎豹狮象”“南瓜棋”“下直棋”等,这些棋种简单易学,容易操作,但后来被象棋、围棋、陆战棋渐渐挤占,越来越被冷落,甚至被闽南人遗忘。重新捡拾这些棋种,棋盘简单,棋法易学,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
“虎豹狮象”棋的玩法,该棋两人一起下,游戏规则:双方各有四子放在图中上下两个正方形的角上,走棋时各方轮流进行,每次连续走四步,即“虎”(起步算起)、“豹”、“狮”、“象”。每次最后一步“象”(即第四步)可吃掉所碰上对方棋子,如观察最后一步不能吃掉对方,则应将自己任意一粒棋子移一步,设法堵塞对方棋子,使其落入罗网。这样口念“虎豹狮象”吃对方棋子的走棋方法称作走“虎豹狮象”棋。
南瓜棋下法最简单。游戏规则:每人四子,分布对角,以猜拳决定谁先走,每次只能走一步,把对方棋子堵死无路走时,可拿掉对方被堵死的棋子,谁的四颗棋子被吃完谁就输。
下直棋的游戏规则是:两方各取十二粒“子”。依次各放一粒。如图在方形线、角线、中线上,将三粒“子”摆成直线,称为“直”,这时可在对方布局上任意吃掉一粒“子”。第一次放“子”,一般在中线上,以减少对方成“直”形机会。中线、角线上,如甲先后放在A、C,然后乙放在B;方形线上,如果甲放在E、乙放在A、甲又放在D,或甲先后放在E和A、乙放在D;都被乙“堵”住。开始时双方分别在棋盘上放棋子,当一方三颗棋子成一直线时,就可将对方一子拿下,直到对方无子时为胜利者。
我们在教室的走廊角落贴上简易棋盘,孩子下课十分钟,邀上好伙伴席地而坐,随时下个三五盘,围观的孩子挤凑一起切磋棋艺,有时争个面红耳赤的,或者为赢的一方喝彩,或者为愁眉苦思的一方出谋献策,成为校园课间十分钟的一大景观。沉迷的孩子还会自制棋盘,放在书包里,放学后再“杀”个几盘回家也是常事。
三、挖掘闽南节俗,激发习作乐趣
“年节习俗是民俗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丰富多彩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地反应一个地
方或一个民族的民俗观念,并且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闽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一些节日风俗渗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浓烈的节俗中,农村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热闹非凡,一些信仰寄托支撑着农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闽南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节:农历十二月辞旧迎新,送神、扫尘、贴对联福字、蒸糕做粿、祭拜祖先;正月初一春节放鞭炮,探访亲友;十五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三月清明包春卷、上山扫墓、祭拜祖先;五月初五端午节挂艾草、包粽子、打卤面、赛龙舟;七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尝月饼、柚子,博饼;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踏秋;十二月冬至搓汤圆;很快年的脚步又近了。
农民们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忙碌中迎来送往,身强力壮的慢慢地老了,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渐渐长大了,文化的传承在太阳的轮回里,在新老交接的仪式里如流水般的衔接。但是如今农村城市化,人们行业的变更,晨出暮归的作息时间被打乱,生活节奏加快,还有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工厂机器流水线的产品,导致节日的习俗有点淡薄,因此,把节日习俗引进语文课堂很有必要。
我一般会结合节日适当开展活动,让孩子先去搜集寻访史料文字、节日图片,还可以通过家里老人的传帮带,亲子体验民俗活动,尤其近几年来举国上下掀起“留住乡愁,留住传统”的活动,趁着法定节假日,体验观赏。不但让孩子了解闽南传统节日风俗,还有助于丰富习作题材,表达能力的提升。
比如,学习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让孩子具体了解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同时明白文章的写作线索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节俗活动。学完文章,我让孩子回去搜索有关春节来历的传说资料,还可询问父母、祖辈,了解闽南的春节节俗和老北京的春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处。孩子结合自己过春节的真实体验经历,模仿《北京的春节》的写作方法,结果也写出了一篇自己的佳节体验。因为是高年级,有的孩子参与扫尘劳动,有的孩子随父母采办年货,有的孩子跟奶奶蒸糕做粿,有的孩子贴对联福字,更有心灵手巧的孩子参与年夜饭的烹饪,虽是辛苦劳累,但乐在其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接地气、生活气息浓厚。在习作分享环节,每个孩子在节日中的体验不尽相同,得到的收获感受也千姿百态。
还有中秋节的博饼活动,我们直接在课堂举办一场博饼活动,全程由学生组办,自己设定博饼规则,分配一秀、二举、三红、四进、对堂、状元,还有五子登科、状元插金花对应的奖品,以及博饼碗和骰子,所有奖品由家委会集资购买,孩子热情高涨,出主意出力出钱。活动中,各个小组设定一个桌长,按照规则扔骰子,中奖者分别得到自己应得的奖品。
博饼活动重要的不是奖品,而是扔骰子的那份运气和确幸,纯粹是运气所然,跟智慧、才气无关,所以在博饼碗面前,一视同仁,孩子们玩得开心尽兴。当然,活动结束,教师稍加指导一下,每个孩子都能写出鲜花一样灿烂的作品来,手中的笔触再现活动场景以及自己博饼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乐在其中,体验感受特别独特真实,笔下的作品真情流露,浑然天成。,也不愁无米下锅。
四、寻访闽南美食,趣办小吃展览
“民间有句老话:玩在苏杭两州,吃在福建漳州。”④一提起美食,每个吃货都垂涎
三尺,孩子们更不在话下。教学中,我启发孩子多渠道去搜集闽南本土小吃,最好有制作食材、制作程序、小吃图片,结果孩子们送交上来的作业可以办个美食展。
学习杜牧的古诗《清明》,除了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上山扫墓祭拜祖先的风俗,还引入闽南特色美食——春卷。那天,我请几个家长帮忙准备食材,直接进入课堂,孩子们看着大锅小盆激动地都控不住,跃跃欲试。
我先请家长介绍春卷的食材:春卷皮、笋丝、豆干丝、三层肉丝、包菜丝、胡萝卜丝、扁豆丝,再介绍制作程序:先把这些食材焯水,再把三层肉丝下锅煸至金黄,再把各类菜丝放进和肉丝翻炒,最后调料,起锅沥干。吃的时候只要把这些东西裹进春卷皮,卷成长长一条抓着吃,美味足够赞!
孩子们纷纷动手,细心的孩子卷出来的细细长长的,小口地品尝;毛糙的孩子则是卷出一条肥肥胖胖的春卷,要么胀破皮,要么菜丝撒了一地。孩子们尽情享受美食,用心体会闽南风情,获得的活动体验也特别丰富。
学期临近结束,家委会和班干部策划一场“闽南美食”小吃分享节,席间食物精彩纷呈,色香味俱全,除了石码五香、面线糊、卤面、沙茶面、鼎边糊、手抓面等这些主食,还有炸枣、沙梳饼、红龟粿、菜头粿、肉粽……真是个美食集市。美食节比拼的是家人的爱心和巧手,因为必须是自己手工制作出来的,到最后,评选都难以一分高低,大都积极参与者都得到一张奖状做纪念。
除了这些活动,我们还举办了“闽南民间游戏”:滚铁圈、丢沙包、竹蜻蜓、跳格子等趣味运动会,还举办了“闽南文化”画展,画作内容丰富:古民居、油纸伞、蓑衣斗笠、锄头犁铧、寺庙古井等,作品富有闽南特色的文化元素突出,色彩浓烈,简直是一场文化盛会。
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实践体验,扩宽交流话题和视野,提升语文素养及习作能力,同时也使闽南文化得到较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王金选,《指甲花》,厦门:鹭江出版社,2018.6
陈跃得,《龙海·台湾习俗大观》,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4
④汪莉莉,《上漳州》,合肥:黄山书社,2010.1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闽南本土文化资源的小学综合性学科的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FJJKXB1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