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琴
[导读] 传统的审计学课程主要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李琴
        山西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摘要】传统的审计学课程主要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互联网+”的出现使教育行业引进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且晦涩难懂的审计学课程急需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提升其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力求为审计学七大模块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审计学  教学方法
一、“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相关理论概述
        (一)“联网互+”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新型业态,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审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走“填鸭式、满堂灌”的老路子。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慕课、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等都是“互联网+”带来的成果,不仅使教育的内涵外延,而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目前很多大学课堂都已经引入了“互联网+”,甚至引入了大数据,审计学课程也不例外。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学、审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直存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随着应用型人才市场的短缺,审计学课程的教授必须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课堂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实践,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积极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教学方法只是对具体学科和课程进行随机性描述,而没有针对一门课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研究。所以对审计学的各个模块进行归类总结,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显得刻不容缓,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状态,也可以改变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适合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经常结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
        2.情景分析法,是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设想情境中的人物事件,贴近生活进而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该方法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对比分析法,即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及不同之处,进而深刻认识其本质、规律并作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范围较广。
        4.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指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活动后,学生在问题的强烈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完成既定任务,并对完成结果进行检验和总结的学习过程。该方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等。
        5.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不是指教师对理论知识或概念进行举例分析,而是指教师在课前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案例,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反复的互动、讨论或争论,学生通过对各种信息、观点、知识、经验等的碰撞来启迪理论和思维,进而掌握知识。该方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令学生印象深刻,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适用的测试项目,将其安排在模拟的尽可能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其处理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转变身份,从不同角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常是由2~6名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以互助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共同完成小组目标,获得个人及小组奖励。该方法富有创意和实效,可以大幅度改善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属于当代主流教学策略之一。
二、“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现状:
        虽然高校已经在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但是从我国教育现状可以看出,思想上比较积极,但是行动的比较少。审计学课程更是如此。由于审计学课程和其他学科关联性比较大,理论联系实际也较紧密,而且该课程本身较抽象难懂,导致教学开展比较困难,目前审计学课程开设慕课的比较少,大部分教师也就是积极上网搜索一些相关案例、新闻资料引入课堂,但是相关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或者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并未细致整理浓缩资料,就引入课堂,庞大的案例资料超出了学生的预期,效果并不好。经过文献阅读,发现目前高校中审计学教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居多,引入新教学方法的比较少见,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大,即使开设了审计模拟实训课程,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加上本门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大,课堂教学不理想。
        (二)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教学趋于形式化
    目前,很多教师选择用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教学内容,导入时会带着学生对案例通读一遍,稍作分析,然后提出几个问题就直接进入了讲授环节。但是进入教学内容讲授环节以后,又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练习,往往忽视了对案例的进一步分析。审计学中的案例一般比较系统和完整,综合性比较强,教师未进行案例背景和具体审计实施过程的介绍,传统课堂也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去仔细阅读和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只是肤浅的了解了一下。整个过程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的应有效果。
2.审计学教学深度不足
        审计学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开设的比较综合的一门课程,在审计工作中需要用到财务会计、税法、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以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需要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展开审计知识的讲授,多角度、多学科的融合才能教授好这门课。但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学时不充足,导致教师在授课中主要以讲授审计学知识为主,忽视了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深度的分析,扩展、讲解,导致学生对审计学、会计学、税法等知识形成“两张皮”,不能够将知识系统的关联起来。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
    审计学这门课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而且在具体审计中很多工作是需要根据审计准则作出职业判断的,又由于大部分审计学教材编制的晦涩难懂,专业术语较多,需要教师逐一解答,所以审计学这门课对授课教师要求比较高。但是大部门高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高校,从学生直接变成老师,并没有去事务所或企业实践锻炼过,对实务操作不熟悉甚至根本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在讲授审计学课程时,只能是从理论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教授,即更多的采用课堂讲授理论、学生课后作业、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单一模式,难以理论联系实践,难以从实践的角度讲授这门课,缺乏课堂讨论、课外思考、小组合作、调查问卷等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出现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普遍现象。
三、“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寻求多样化教学方法
    审计学这门课内容众多,各模块、各章节具体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下面对审计学课程中的七大模块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审计基本原理。这一模块中主要包括审计概述、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和审计工作底稿这五部分。审计概述、审计计划是审计学的入门知识,建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课前教师将录制的教学短视频或者推荐的慕课网址通过学习通、云平台等传达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在平台上进行实时监控,课中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集中解答学生疑难问题,课后通过平台下达作业并在平台上解答学生个别疑问。审计证据和审计抽样这两部分建议采用对比分析法学习,通过对比不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比不同抽样方法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审计抽样这一部分也可以利用审计软件在机房边实践边讲授,审计工作底稿这一部分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写,可以纸质操作或利用软件进行操作,通过大数据整合学生数据,进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审计测试流程。这一模块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两个部分。这一模块在整个审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系统审计思维的模块。由于这两部分抽象、晦涩、难懂,所以建议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线观看视频及自行搜集最新案例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在线案例资料的分析、讨论、互动,课中教师对知识进行串讲,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并对案例和学生进一步互动讨论,课后下达作业,可以通过在线直播等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分析薄弱环节,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这一模块中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建议采用对比分析法、情景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企业工作实景”“审计人员审计现场”搬进课堂,让学生分析、指出其内控缺陷,以及现场观看审计流程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这一模块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这四部分。这四个循环主要是在实务中对前面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且涉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知识,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前给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自行预习、思考、搜集资料,然后分小组登陆软件系统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到辅助、引导作用。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任务驱动法需要对学生个人或小组得分给出合理的评判标准,否则将流于形式。
        4.对特殊事项的考虑。这一模块主要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这五部分。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这三部分相对比较好理解,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然后做PPT进行讲授,或者录制微视频播放,其他组和教师一起提问、互动、打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这两部分由于涉及关联方、合并报表等知识比较难理解,建议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
        5.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这一模块主要包括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报告这两部分。完成审计工作建议采用教授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方式展开。审计报告建议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事务所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协会人员或证监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去判断企业的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分别应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让学生切身体会企业舞弊的动机、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等这些内容。
        6.质量控制。这一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业务质量,保证执业质量建立健全本所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所以这一模块的理解和掌握要站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待问题,建议采用讲授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
        7.职业道德。这一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以及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这一模块内容较好理解,建议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师事先向学生下发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各小组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展示、评比打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理念,并使其认识到在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
        在每一次课堂中搜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景,拍照或摄像留底,然后上传平台,可以让学生随时观看自己的课堂表现,期末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课堂表现评分,客观真实,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
(二)多学科融合,创新审计学教学方法
      审计学主要是对财务报表等的评价鉴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业财融合、财务共享随之产生,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审计人才培养理念也需要随之变化。所以高校应该多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践、锻炼、熟悉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这些新型模式,然后据此开设审计课程,将审计业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以创建集“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模拟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训锻炼,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教师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仅需要强化理论知识,扩展知识面,学习移动教学技术、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与互联网审计相关的知识,而且需要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建议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寒暑期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业最新财务软件,或去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掌握最新审计软件、最新审计方法及思维,同时也可以经常邀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事务所审计人员及业内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让师生了解行业、企业最新情况。教师自己也要随时随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为课堂引入互联网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的环境、手段及其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要想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必须掌握新的审计方法与技术,适应时代变化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凸显,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从课堂进行改变,从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杨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2017.
[2]王霞.“翻转课堂”理念下审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初探[J].商业会计,2017.
[3]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林友谅,叶苗苗,唐珂.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7(8).
[5]张 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6.
课题来源:山西工商学院教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