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特色展示的村庄建设规划研究——以西双版纳曼掌村建设规划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作燕
[导读] 摘要:论文在“文化自信”政策背景下,以西双版纳曼掌村建设规划为例,从村庄文化彰显、建筑设计、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及社区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了村庄的建设规划,并总结了曼掌村最后取得的规划成效,为类似村庄规划案例提供参考。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  650228
        摘要:论文在“文化自信”政策背景下,以西双版纳曼掌村建设规划为例,从村庄文化彰显、建筑设计、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及社区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了村庄的建设规划,并总结了曼掌村最后取得的规划成效,为类似村庄规划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文化展示;村庄建筑;村庄产业;社区治理
        1前言
        曼掌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傣族特色村寨,傣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曼掌村距离村委2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距离景洪市区25公里,交通条件优势明显。由于曼掌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居建筑特色鲜明,被云南省文化厅列为云南省第二批试点文化农庄。
        2村庄规划研究
        在编制方法上采取“调查—指引—沟通—改进—互动实施”的自下而上模式,更关注村民的需求,规划师引导村民共同编制规划、共同实施,面对面指导,规划结合实际且实施性强。在编制思路上本次规划倡导建设与发展相结合,考虑村庄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注重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延续。在编制成果上以村民能看懂的简单、精确、实际的规划图册为主,同时通过制定村民公约、建设发展章程让村民熟知规划,了解规划,实施规划。强调规划过程,根据村内建设需求,分阶段驻扎现场,在现场解决村庄问题,指导村民建设,强调规划的过程,而不是成果的制作。本规划以“方法创新、思路创新、成果创新、过程创新”四大核心理念,成功的探索了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新模式,成为云南省乡村振兴规划、扶贫规划的典型。
        2.1村庄调查与研究
        采用实地踏勘、问卷调查、入户调查、随机访谈及召开座谈等方式,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及文化技能,得到村庄发展的需求和问题,以及村民发展的意愿,其中98%的住户愿意结合自家文化技艺发展旅游。
        2.2村庄动态规划
        领导、规划师、村民在本次规划过程中各自承担不同角色,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规划团队多次驻扎村内,强调动态规划的过程,包括“调研、问题研究、解决建议、实施建议、改造实施”等。通过四次不同阶段的现场指导、改造、修复、造景动态规划,实现从封闭、混乱的村庄第一印象转变为具有文化特色、舒适、开放的文化农庄。
        2.3村庄文化彰显
        结合曼掌村傣族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胶林文化,将曼掌村建设成为“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的特色文化庄园。通过对村庄内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在村内予以展示,让文化作为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思路振兴村庄发展。
        2.4村庄建筑设计
        通过“演化”手法拆除围墙,恢复过渡空间,令傣寨焕发出勃勃生机,替代高成本“大拆大建”,将空间层级由生硬的“开放——私密”转化为“开放——半开放——私密”的过渡形态。传统的傣寨功能进一步转化,原用作堆杂物、养牲畜的架空底楼,改造为传统技艺的作坊和展示厅。
        2.5村庄产业转型
        曼掌村共118户村民,80%的住户掌握有至少一项传统技艺,且村民对傣族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的自信心,都愿意结合自身特色发展傣族文化旅游,实现从传统农业种植转变为旅游服务产业。因此规划以曼掌村为核心,以展现傣族文化、佛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主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形成两条环形旅游线路,以连接村寨内部傣家文化空间和外部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空间。村民结合传统文化技艺,制作文化产品,销售给游客或合作社,同时让游客参与产品制作,实现技艺传承展示和经济收入双赢。曼掌村以文化农庄的形式,在文化促进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文化农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均进行了探索,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促发展,文化带动村庄的产业转型。
        表  村民传统技艺统计表(仅摘录部分)

        2.6村庄环境改善
        首先,拆除遮挡景观视线的围墙,改为通透式景观隔离,对重点地段建筑景观进行整改,对整个村庄景观进行修复,采用竹篱笆、陶罐、绿化等作为院落景观装饰;其次,将各家各户原用作堆杂物、养牲畜的架空底楼,改造为传统技艺的作坊和展示厅,并用技艺品丰富景观;第三,对部分住宅、河道、道路进行了改造,在村口新建赶摆场、寨门、停车场,沿河新建步行道,小河上新建了景观竹桥。同时按照村庄需要,规划完善给水设施、沿河增加截污干管,在河流下游规划污水处理池。另外整合村庄电力电信设施,电网局部入地处理。改造现状垃圾收集点,改善风貌特色、环境卫生,另外在村内规划布置垃圾箱,垃圾箱结合文化巷道特色进行专门设计。按照规划实施后的曼掌村,设施完善、景观独特、文化氛围浓厚。
        2.7村庄社区治理
        组织保障——成立曼掌文化农庄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文化农庄总体策划和顶层设计,协调各方,筹措资金,检查督促专项资金的落实以及规范使用,保证村庄改造建设的顺利推进。
        政策保障——文化农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成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实行按劳分配,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实施保障——为保障实施,成立了曼掌文化农庄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并形成曼掌文化农庄试点建设管理手册,包括农庄管委会、农网学校、非遗保护协会、农庄歌舞团、文化产业合作社的相关章程。
        3规划成效
        目前在曼掌村内已经挂牌24户农户,对傣族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和展示,包括制酒、傣银、制陶、章哈、织锦、剪纸、纸伞、制茶、斗鸡、葫芦丝、象脚鼓、傣味等。已成立农庄管委会,对村庄的建设进行管理,同时文化农庄农网培训学校也已建成且教会村民使用互联网,在网上接受民宿和餐饮的预订。据统计从2015年4月至7月试营业期间,曼掌文化农庄已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量10万余人次,户均年收入10万元,初步实现了乡村经济的振兴。按照规划已将曼掌村建设成为傣族文化博览园、民族文化创意园、文化旅游示范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曼掌村规划是云南省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新模式,是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