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仲潮
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526020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愈加受到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用丰富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困境,对此提出具体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养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课程设置贯穿始终,小学语文更是作为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自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
1、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养成极为重要,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从小学开始就需要开始让学生开始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以及习惯、认知能力、人文素养。从简单到复杂还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而在小学语文素养中,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思考,让学生形成在整个学习时期都对语文学科具有着指导作用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可具化为语言应用、学习方法、传承文化、审美规律四个方面。语言应用是指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后能够逐渐开发自己的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的阅读、背诵、写作等习惯和方法,以此为其他课程和非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传承文化则是学生对学习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传承发扬,并能从内心自发的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从而保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审美规律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情趣后,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并总结事物的艺术特质。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2.1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有着积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学会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深度思考。比如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大禹治水》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有关于大禹治水的文章,不仅能对大禹这一人物有更多的了解,还能更为深刻的了解大禹治水的意义,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类似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以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关键部分,但仅仅是依靠小学语文课程内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同时配合一些将课外阅读成果转化的行为,比如写读后感、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更大兴趣,使学生更愿意、更自觉的去进行阅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除了教师带动学生阅读外,让学生们能够自发地组织阅读、自觉地进行阅读,还可以设立书籍分享馆,学生们可以将自己阅读过或者喜欢的书籍通过分享馆让其他学生也能阅读。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们可以自己看书,也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学习,教师也要在此中鼓励学生们对阅读的书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2.3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同步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这样的现象很常见。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分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久而久之,学生的学科成绩进步空间就变得十分有限,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语文思维不活跃、核心素养得不到提升。在语文思维培养变得愈加重要的形势下,教师应该摒弃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简化教学步骤、补充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把准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孩子,让语文课堂成为思维与语言同步提升的愉悦有趣的课堂。
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少年闰土》一课的学习时,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泛读、拼读、品读感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从多个角度了解鲁迅与闰土的关系与感情。并将自己代入进作者的角色,把自己真心想对少年闰土说的话写下来,这样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在读写中进行思考、阅读中获得感悟,代入写作也让学生发挥其作为课堂主体的优势,让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就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4 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从简单到复杂的语文素养分层中,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熟练的语言技能处于简单到复杂的过渡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两项。但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更多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学生缺乏对社会生活方面的语言应用。在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更侧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加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板块,但很多时候这个板块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现在,语文教师应当对这个板块注重起来,要积极把握这一板块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立一个场景,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学会在自己与他人意见不同时如何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对话训练和情景表演可以很好的对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也能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此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受教育阶段中都是极为关键的课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分析掌握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教学备案工作,更要转换教学观念和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从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段很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审美观、语言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监督,也能主动自觉地学习,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宋珊.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5.
[2]黄爱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求知导刊,2019(50):14-15.
[3]丁夕.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19.
[4]于同政.聚焦课堂实效,关注核心素养——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优质课堂[J].才智,2019(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