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导入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周泽川
[导读]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学更像一门艺术,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周泽川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  408426
        摘要: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学更像一门艺术,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师,设计的导入往往能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法
引言
        方法千万条,适用第一条。不同的设计无非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学习思考探求。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经过不断锤炼,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工作,让语文教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火索的作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理清各个环节,既能做到环环相扣,又能逻辑清晰,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一堂课下来各环节一团乱麻,自己没教清楚,学生没学明白。
一、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的应用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一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而课堂导入则是实践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进而提升学习实效,更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教学资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且已经具备自主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传统课堂缺乏导入,或者导入缺乏深入性,进而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所以,课堂导入需要进行创新。而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课堂导入对于课堂的意义。并能够根据初中学生以及语文教学的特点科学构建导入环节。如借助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堂导入,能够驱动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阅历。又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更易于学生学习与内化。课堂导入可以发生在阅读中、习作中,可以运用到新知教学,也可以运用到新旧知识衔接。可见,通过课堂导入环境的合理把握,能够让初中语文课堂增光溢彩。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强课堂导入实效的策略
        (一)生活导入,丰富学生语言表达情感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写作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出题目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让学生自主构思的方式来实现写作。这种方式较为单一,同时,学生的写作思维具有一定局限性,极容易造成思维定势。那么,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可以使文字、动画、声音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皆可以丰富写作导入环节,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作文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体会写作兴趣,也能够提高写作效率。比如,对于“我爱家乡的...”为题的写作教学,教师通过网站搜索家乡景色、人文和民俗的介绍,加之有丰富的图片,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结合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确定写作内容和路线。再如,借助网络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作文范文,丰富写作思路,学习更多的修辞手段和写作方法。学生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作者进行交流,讨教习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在网上发表习作,并相互交流评价。所以借助信息技术导入写作教学,可以丰富写作体验,拓展写作思维,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二)导入要有知识性
        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著名学者刘正说过:生活是语文之源,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是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深受大众喜爱,也可拿来为语文课的导入服务。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用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来导入。这副对联反映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冷暖人情,讽刺了当时社会世态的炎凉。对联导入既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对联知识,对于激活课堂气氛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导入要发人深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比如,有位教师在教《藤野先生》时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我们曾经到过鲁迅的《故乡》,结识了闰土和杨二嫂。也看过先生的《社戏》领略到平桥村的纯朴风情。还到过先生小时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欣赏了百草园的妩媚,并聆听了寿镜吾老先生的读书声,今天我再带领大家去结识先生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这样导入让学生回顾了以前所学的鲁迅先生的文章,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故事导入教学
        故事导入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将该节课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选择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抓住学生的爱好,将学生的爱好融入教学方法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感觉枯燥的时候,这时教师就要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都一样,在疲惫的时候都喜欢一些故事,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以故事的形式将文章内容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能够专心上课,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动手操作”法
        一般中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发展的程度能刺激思维的进步,进而提升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尽快将学生代入教学情景。如在学习《小桔灯》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提前或在课堂上制作一盏小桔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文中小桔灯内涵,这对学生了解课文大有裨益[3]。
        (六)温故知新法
        孔夫子两千年前就提出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而知识体系的架构遵从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共性到个性的路径。教师要善于运用新旧知识和前后逻辑的联系,循循善诱,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如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我们曾经寻迹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领略了百草园的多姿多态,领会了寿镜吾老先生的精神风采;我们也探访过“故乡”,结识了鲁迅先生儿时好友闰土;我们也聆听了“社戏”,见识了平桥的淳朴民风。今天,我们再去见识见识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崇敬的老师——藤野先生。这样导入设计,可以说既重温了之前学习的知识,又开启了新知识的道路,而且显得自然,已学的知识点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这样由此到彼,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可以较快进入新课程的学习状态。
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的导入则是这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一堂新课的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好的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程.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初探[J].教育革新,2019(11):30.
[2]梁艳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姜媛.课堂激活:中学语文教学的五种导入方法[J].老区建设,2019(08):88-91.

姓名:周泽川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省市):重庆市南川区
职务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学历:本科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