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谢春玉
[导读] 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与小学生的短期学习和长期发
        谢春玉
        普宁市梅塘镇内光小学  515342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与小学生的短期学习和长期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容忽视。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这就要求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其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内容,从而更大程度上强化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较为特殊,因此,其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往往会较为依赖教师的指导,这使得许多小学生都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加强对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发掘小学生的自我学习潜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下文中,我们就具体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立足于小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小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之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寻求有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的完成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建议教师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提升语文学科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对于语文学科有所期待。举例来说,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到某种学习情境当中,利用共情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深度,改变学生对于传统语文学科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讲解课程的过程中,播放语文学科教学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能够看到课本以外的、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定有力的基础。最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的每一次鼓励都将为小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夸奖学生的同时,适当的表达对于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期待,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
二、跳脱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束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给予课堂的主导地位,面向学生讲解知识内容,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都普遍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容易养成。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更加完善的学习成果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当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非对于学生本人进行评价。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待某些问题,在给予学生适当引导的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的实现快乐教学。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小学生首先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摆脱对于教师的过分依赖,强化自身的学习自信和自主意识。最后,要是应当立足于更加全面的角度上给予学生综合性的评价。

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从更为全面的角度上实现与学生不同方面的评价,构建更加完备的考评制度,实现对于小学生自主能力的促进与提升。
三、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加强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能够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计划。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当中。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人教版的教材当中,涉及许多描写景物、动物的文章,也有许多有着正面积极意义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将语文课本作为闲暇时的读物,加深对于课本中内容的初步认识。同时,在课后,到时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将当天所学习到的有关语文学科的内容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通过这种分享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记忆深度,同时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预留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当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完成能力,不可一味的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许多教师都错误的认为只要课后作业能够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那么学生就能够更久的维持学习状态。事实上,过大的来自作业的压力,反而会使得学生丧失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应当寻找更为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耐心。
四、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足够有力指导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并非要教会小学生某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而是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路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退居引导者的位置之上,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纠正,使其意识到何种学习行为是对自身的发展有利的。举例来说,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取情感带入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熏陶,对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使小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加轻松愉悦的投入自主学习的进程当中。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可以将汉字的应用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记忆深度,将所掌握的汉字转换为日常生活中的有力工具。在开展写作方法的教学时,要是应当在渗透写作方法的同时,打破模板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将更多的情感与故事融入到写作当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另外,相对于命题式作文而言,我们更加建议教师能够以开放式的作文题目作为写作练习的课题,让小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将所见所想融入到写作当中,帮助小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久而久之,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成为小学生乱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仍然被沿用,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建议能够将“学”放在第一位,让“教”成为学的一种方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强化自身的语文学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晓丽.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00(007):37-38.
[2]庞欣. 应用微课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 课外语文, 2018(12): 151-151.
[3]朱逊.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 000(006):62-64.
[4]邵晓娟, 季宝剑.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