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娣
枣庄市峄城区吴林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生由于心智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体现出来的兴趣存在差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能够缩小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别,教师应当不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对策
引言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享受着学习中的乐趣,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则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观众”。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就原因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一、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的因素
教师是教学课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数学兴趣形成、学习水平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均较为单一、陈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较差,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综合素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这样才能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教学环境。
(二)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智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后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综合影响。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先天智力较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学得较快,成绩较好,智力水平高,这样的学生就成为了班级的数学尖子,他们学习数学花的时间少,学习动力足,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的虽然智力好,但是不踏实,不愿吃苦,缺乏上进心,学习不用功,有兴趣时就学学,学习上缺乏毅力,成绩很不稳定。先天智力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有的有较强的上进心,学习目的明确,能吃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比较好。有的不努力,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也未受到良好的教育,智力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学习没有起色,成了学困生。
(三)家庭因素
家长式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学校的教学也需要校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对于一部分年级较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容易被家庭当中的种种因素影响到。如果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点都不过问的话,那么小学生的就会对渐渐地放松对知识的学习状态,最终造成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除此之外,一些家庭对小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一点都不满意,再加上对小学生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导致小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极其的大,对小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了影响,这些都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环境因素
教学环境或是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体验。手机、电脑等均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此种社会环境会让学生的意志力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学生本应当处于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此外,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也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因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不断拉开差距,从而导致两极分化问题进一步深化。
二、改善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一)学生家长与学校相结合进行数学的教授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小学生的家长多交流,让小学生家长将小学数学重视起来。现如今,大部分的小学生家长都忙于工作,将小学生交给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这种放养式的教育,使小学生长时间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与小学生的父母交流,使小学生的家长真正的从思想上认识到: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学生家长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联系,使学生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小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知道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怎么样、对待学习是不是很认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怎么样、学习的习惯等等。小学生家长了解了这些以后,才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家长一些教育学生的办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家长沟通会,让有教育经验的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教育办法;也可以请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专家学者,传授教育孩子的经验,知道怎么做才能够使家庭教育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学生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自觉投人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缩小两级分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性特点,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数学的亲和力。在教学阶段可以通过预习、课堂、作业、复习这四个阶段分别对于学生进行指导,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好感。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契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舒适、轻松的教学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为教学环境的构建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课时,笔者要引导学生认识基础性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名称,识别它们之间的差异。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有哪些区别,如何描述这些图形的形状。与学生交流之后,笔者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投放在教学屏幕上,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依照大屏幕上的图形来制作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应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较为古板单一,就是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主题的向小学生进行讲解教学材料上的各种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以及解题的办法等等,小学生以被动学习者的身份进行倾听以及接收。这种教学方法使小学生觉得数学这门学科枯燥无味以及死板单一,很难激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不能取得理想的数学教育效果。所以,冲破当下传统古板的数学教育形式,使教学形式表现多样化极其重要。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教师应该不断的修炼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素养,帮助班级的“学困生”群体,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文杰.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校正措施[J].学周刊,2019(07):84.
[2]沈从彦.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09):52.
[3]丁海岩.小学数学两级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42.
[4]张婧.小学三年级学习分化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8.
[5]姚兰琴.两极分化下小学数学教学均衡发展策略[J].学周刊,2018(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