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侠
陕西省合阳县教学研究室
要:初中生是一群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然而,初中的数学教学课堂跟小学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学生如果一旦无法适应,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这就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师是“任重而道远”。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展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模式,数学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设疑、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其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的基础。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问题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方式中,古人就曾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我们的教学理念发展到现在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立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设计多样变换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始终处于探索新奇知识的情景,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产生探索的欲望并乐此不疲,同时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跟随自己的步伐去探求新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走进学生,让自己和学生一起。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会喜欢跟教师一起学习数学。教师还要通过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灵性大发的状态,巧设悬念,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来。数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并定期举行师生交心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放下自己教师的身份,和学生做朋友。在交心活动中,教师不要在拘谨于专业知识,可以适当扩展一些在课堂内不需要讲解,但跟生活相关的例子,多讲一些在专业方面出名的名人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生数学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还是有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并不注重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而并没有给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以后自己在面对数学难题的时候,才会举一反三,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再从初中升入高中,可以说初中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主动提问的习惯不仅对现阶段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是会受益匪浅的。现在初中数学学的很多知识等于说是在给高中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不仅知识是基础,习惯更是。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遗忘,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欢快的活动中,甚至是激烈的竞争中也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吸收。学生在游戏中要集中注意力。数学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将数学知识顺便传授给学生。学生心情愉快了,会更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例如,在“正数和负数”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司机、商贩”等不同角色去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例如,司机开车向西走为正。那么,司机向西走四米,又向相反的方向开了五米,应该怎么表示呢?学生通过对正负数的学习,形成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二)在课堂上要采用正确的办法调动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
在初中的学生,正处在培养心智,培养性格的阶段。这时候心里可能会有些许脆弱,而如果能够在某方面获得奖励,日后就会吸取经验,多多学习。例如我们对那些勇敢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口头或者少量物质上的奖励,奖励不需要太大,可以只是一个本子或者一支笔,就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拓展开放的提问空间
师生交互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在对话互动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积极程度是衡量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允许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给学生一个自主、开放的思维和提问空间。学生勇敢地发表个人观点,不管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有细小的进步或呈现出了细微有价值的亮点,都应受到尊重和鼓励。在受鼓舞的气氛中,学生争相走上讲台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自由探索,寻找结论并提出新问题,形成开放的提问空间。
(四)运用小组合作加强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意识
合作学习首先是要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绝对值”的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和意义,并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组内的交流互助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其建构相关的知识。合作模式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缓解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合作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班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开始是最难的,一开始同学们可能面临不好意思,碍于面子,不想向老师或者向同学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提问。如果学生问得问题很简单,也不能嘲笑,要细心讲解,也表明希望学生能认真学习课本知识,这一类学生一来可能是知识记得不牢固,二来是不懂得把知识和题目结合起来,而通过多次主动提问的方式就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找出问题所在,完善自身。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发散思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很多时候老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思维,老师可以通过自己采取合适的办法,让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有兴趣,能过对于学生在解出数学题的成就感,让他们更想进步,变成更好的自己。老师还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用爱心和耐心,培养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优良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泉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74.
[2]王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4):35.
[3]杨广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9(22):39.
[4]黄玉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7):109.
[5]谢方琼.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