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冯锐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差异化的教学,

        冯锐
        陕西省彬州市新民镇初级中学713504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差异化的教学,本文主要结合初中的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方面的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数学学科的教学,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记牢有关数学的知识,同时为日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差异化教学
        
        在初中的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意义。在学生掌握课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其在数学方面可以个性化的发展。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实现数学课堂高效化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有效的促进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1 差异化教学的含义
        在学习数学科目的时候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所不同。初中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联系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来判断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数学课程的教学动态,并且在老师讲数学课的同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差异化的教学是以新型教学方式为基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体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将初中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与能力相结合 ,以其兴趣和爱好为数学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数学的优势与潜力,并且结合兴趣进行学习,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快速的接受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提前为学生设定具有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指引其寻找新的学习方向。
        2 怎样更好的将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中
        2.1 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为主,当然将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也是差异化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初中的数学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设计教学的方案,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将学生按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设置数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具体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以更合理的形式来安排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授课前可以预先确立分层教学的目标,并且要对教学的内容上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的潜力充分的挖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2.2 将学生按照能力划分层次
        一般来说,在设置教学的目标时老师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以科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基础较好、基础薄弱等层次,然后再展开分层的教学,从本质的问题出发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领域的深奥,并将其应用到数学学科中。

一些客观因素是不能避免的,比如: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学生数学基础也不尽相同,不过分层教学主要的作用并不是把学生以优劣进行分级,而是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初中的学生高效的学习,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并且让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来缩小和数学基础较好学生间的距离,以此来优化班级的整体成绩。
        2.3 在教学中要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教学方案
        在分层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并且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阶段的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教学计划,并且也可以结合学生课后的反馈开展数学课程的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计划,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2.4 设置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近些年来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导引下,教师以差异化的方式展开数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也应该适当的改变教学的评价方式,打破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局限性,以理性的方式评价学生。初中生在数学课上可能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有差异,因吸收能力不同也会阻碍其知识的运用。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基础。
        教师可以试着采取划分不同层次评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分层的教学,并且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展开差异化的评价,在确保科学的进行评价的同时使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在日常数学课的教学中可以设置分层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层级进行分层评价,并将其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相结合,可以积极的鼓励初中的学生不断进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5 教师在教学中要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课后能够进行充分的巩固和提高。如果教师为学生预留统一的作业 ,就会导致学生所完成的作业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这样才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才能够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例如,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强化概念、记忆公式的作业,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在吃透概念吃透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从而提高这类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的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通过设定分层教学目标,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设置具有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来挖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潜力。综上所述,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具有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刚.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9(5):33.
        [2]毛晓敏.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 :30.
        [3]徐翔字.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