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梁建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现在我国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各个高中学校应该切实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人精神需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德育;重要性;有效策略
德育是高中生教育的核心。德育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在高中阶段,更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三观。学生三观的形成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现在高中生可能确实是有很多关于德育方面的知识储备,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并且能够让这些观念在自身生活学习中产生影响的却寥寥无几。所以高中教师需要探索增强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革新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真正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点滴言行。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对于青少年来讲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学会做人的地方。相比起直接传授学生们知识,德育教育更偏向于青少年价值观的体现。高中德育教育不仅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道德水平以及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还可以使得青少年学生能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识,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
高中德育教育可以作为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基石,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智能方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个人品德的修养和提升。与此同时有效的高中德育教育还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能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校、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青少年学生长期受到高中德育教育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形成专属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青少年学生也就更加愿意去主动参与社会活动,长期如此,他们优秀的品质必定会影响到周围人,由此可以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者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落实,但是就当前的高中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老毛病",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弊病还未根除,如,仍然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忽略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这种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被抑制,在学校中,他们只学会了如何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却没有得到其他方面地培养。归根结底是由于教育者的教学理念中并没有对德育教育有足够的重视,使具体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德育培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教学模式单一
鉴于教育者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忽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单一,没有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死记硬背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主要应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在课堂上难以形成高效的学习状态,无法对课堂内容抱有持续地关注度,并且对课堂产生枯燥之感,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效果不理想的后果,德育教育并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造和谐班集体,强化德育理念
高中的课堂就是一个小的社交圈,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班级中能够与人相处好,才能保证学生进入更大的社会中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创造和谐的班集体并不是要求老师在其中做和事佬,在学生有任何冲突或者小纠纷时就去帮学生解决,而是要让学生在班级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做到既不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又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算是和谐的班集体[1]。例如,学生之间因为在交流一道题目时产生了冲突,大家不需要非要争论出对错,而是要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也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取长补短,找到对方思路中的独特之处,和自己的结合对比,共同想出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够增进友谊,也能够化解冲突。可能在以往学生的理念中,德育观念只是体现在利益得失的情况下的,如诚实守信、见利忘义等,在日常和同学的相处中无法体现。其实不然,德育观念更多的就是体现在和人的相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能够看得到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德育观念。通过和谐班集体的要求,能让学生对德育理念的运用有新的理解和看法。
2对高中德育教育更新理念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对德育教育更新理念,跟紧时代的步伐发展高中德育教育。德育理念是高中德育工作思想上的指导,对高中德育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有利于学生接收到最新的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道德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它讲求人的自主、自觉,因此就需要学生要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即使在大环境下也能对自我有着清楚的认知从而不受到影响。学校方面也要给学生一定的尊重,在他们迷茫时及时给予帮助,正确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在这种氛围下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处事周全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锻炼了学生应有的能力,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进程。
3要坚决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如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的倾向,多种思想在一起碰撞很容易就产生一些认识的误区,对于高中德育教师而言就是要坚决带领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力抨击社会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积极同一些不良行为、不当习惯作斗争,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它去的教育心理,认为学生不听管教会有社会教育,作为教师就应当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让行为不端的学生认识到行为的恶果,适当开展一些劳动类的惩罚,让品行端正的学生受到奖励和表扬,通过奖惩并行,让所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感召,逐渐改变自己不良习惯,向社会主流、正确的价值观靠拢。
结语
总而言之,以德树人、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广大的高中德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渗透、慢慢感化,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配合,通过榜样的力量,积极引导,共同构建良好和谐的高中德育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志君.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增强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和实践[J].江苏教育,2016(17).
[2] 陈硕晖.高中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江西教育,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