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花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中,表达思想、情绪是人的本能,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启发、提升这些天性或者本能的表现力,让学生自然发挥、即兴创作,从而愉悦身心、体验艺术;并且要让学生动起来,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音乐德育功能存在许多缺陷。为此,要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改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比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发挥、引导小学生的道德天性,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语言训练用于德育,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品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德育
前言:作为一种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与德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德育应当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各种教学方法中。
1奥尔夫教学法与小学音乐德育功能
1.1奥尔夫教学法的简介
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秉承“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将语言、舞蹈、歌唱、演奏视为人表达思想、情绪的音乐天性和本能。[1]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启发、提升这些天性、本能的表现力,至于表现的结果好坏都在其次。教师不应为了让学生歌唱、演奏得好而向学生施加压力,而要让学生自然发挥、即兴创作,愉悦身心,体验艺术。奥尔夫还发明了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也就是奥尔夫乐器,配合一些形体动作游戏,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表现音乐。
1.2奥尔夫教学法的优点
首先,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发挥天性与本能,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第二,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小学音乐教师组织小学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学生即兴创作,这不但尊重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2]最后,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师就能够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3]
1.3小学音乐德育功能的现存问题
小学教学中,虽然学校都比较重视德育,但是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往往各行其是,没有协同发挥作用。而且,受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影响,小学中的音乐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经常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课占用,小学音乐教师也往往自暴自弃,敷衍教学,更不用说改进教学方法或者渗透德育内容了。于是,小学音乐教学还往往以教唱为主,以教会小学生唱课本中的歌曲为课堂目标,反复练习,这样的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而且,小学生的音乐天资不同,却只能接受一刀切的教学,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也不利于每一名小学生都取得进步。小学音乐中的德育因素也被埋没在音准、节奏之中了。
2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德育功能的启示
2.1发挥、引导小学生的道德天性
奥尔夫将表达思想、情绪视为人的本能,同样地,小学生在短暂的人生中,也已经积累出了基本的道德直觉,可以经由引导表达出来,得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比如说,教师为了音乐教学的方便,要制定一些课堂纪律和常规。这个时候,小学音乐教师最好不要强行要求小学生遵守小学生无法理解的规定,而要让小学生自己认同规定的作用。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等小学生安静下来,问:“音乐好不好听?怎样才能听清楚?”小学生们就会认识到音乐课堂上一定要保持安静,才能听到优美的音乐。让小学生喜欢音乐、喜欢音乐教师,小学生才会自觉地遵守音乐课堂纪律,进而学会遵守秩序的公德。
2.2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语言训练用于德育
节奏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处于基础地位,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记忆力。小学音乐教学中,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可以运用,比如让师生相互熟悉,就可以让小学生轮流用相同的节奏一边拍手一边说“我叫……”,然后拍两下手作为空拍:
我 叫丨张 亮丨0 0丨我 叫丨马小 跳丨0 0丨我 叫丨上官 云顿丨……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一课中“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的教学,同样可以采用这种节奏。练习得多了,也可以去掉拍两下手的空拍,要求小学生快速反应:
大 风丨呜呜 呜丨闹 钟丨叮铃 铃丨火 车丨况且 况丨……
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轮到自己之前,就要很紧张地思考自己待会儿模仿什么声音,并且为了避免重复,还要仔细听别人模仿的声音,于是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节奏。
奥尔夫教学法中,语言训练除了节奏,还有语气,也就是语言的音调。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升降调说话的游戏,让一些小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说同样的词,如“啊”、“哦”、“嗯”等等,其他学生猜测语调所处的场景和意义,就像猜谜语一样,十分有趣。就这样,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语言训练中,小学生锻炼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学到了认真听别人讲话的道德。
2.3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音乐教学鼓励小学生即兴创作,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中,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的活动,就是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典型时机。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先在心里想好,然后轮流创造出一些声音,并且打出节奏,比如拍手、打响指、弹舌、吹口哨、敲笔、敲水杯、踏步……只要没有太大破坏性就可以。同样地,为了不与前边同学重复,排在后边的同学既要努力思考,又要仔细听。小学音乐教师仍然不必要求小学生将节奏打得很准,重在思考、创新、参与、倾听。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班级中的人数较多,必然会出现想不出新的声音的情况,这时小学音乐教师就可以要求小学生仔细听辨相近声音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同样用手掌拍打课桌,掌心、掌根拍打出的声音不同;同样用笔敲打课桌,鼻尖、笔帽、笔杆打出的声音也不同;脚跺地板,脚尖、脚底、脚跟的声音也不同。为了让小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播放一段penbeat表演或者踢踏舞表演的视频。这样,小学生就既看到了创新的好处,又学到了创新的方法。
2.4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品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勤于实践是小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一大基本原则。奥尔夫教学法的价值观中,歌唱、演奏的成果质量都在其次,但一定要求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小学生为了创新,可能异想天开,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意见,其中既有值得借鉴的意见,也有并不可取的意见。比如,小学生可能认为教材中的歌曲没意思,那么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趁机让小学生自己改编歌曲,比如让提意见的小学生自己重新填词,下节课在班级中演唱,再由全班同学一起赏析。只有亲自实践,小学生才能真正学到音乐,比如歌词要押韵。
3结语
奥尔夫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发挥天性,“动起来”实践,并且即兴创作。这符合小学音乐德育中主动、创新、实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晨雯.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7(19):152-153.
[2]宋鹏.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3):121+124.
[3]庄小清.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9(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