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蕾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中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大量网络文化的出现也给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区分互联网上一些负面信息的能力,这不可避免地给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小学德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德育网络形势新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阵地已经由单一的课堂教育走向了多维化。其中,网络教育更是成为各种教育方式中的首选形式。德育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途径的研究,促进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发展,我们开展了网络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有效地开辟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网络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最大而且数量最多的群体当属青少年学生。在网络和时代的冲击下,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学习受到影响,部分孩子思想虚空,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好的网络德育教育的引导。
一、基于网络的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学生易形成网瘾。通过网络世界,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让他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但是,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家庭普及了网络。但是,许多小学生不使用互联网学习,而是使用互联网玩游戏,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一旦学生陷入网络世界,他们会害怕现实生活,他们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与德育教材的知识内容相比,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非常复杂,网络信息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在上网的过程中,小学生轻松点击自动弹出的游戏窗口进入游戏页面,然后沉入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这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小学德育中,很多老师会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关于德育的视频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老师再回到德育教材上就会很困难,这些视频画面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到学习中。
二、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新方法
1.创建班级德育网页实施小学德育。从学生实际生活和心理特点出发是小学教师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想更好地融入学生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就应该贴近现实从生活实际出发。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小学教师在网络形势下就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网站上创建自己班级的德育网页,德育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师进行引导和监督。例如,小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以便分析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允许他们利用网络在线资源进行概括和整合,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将学生的意见汇总并发布到班级创设的德育网站上,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观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小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2.重视道德建设,促进课程实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我校教育实际,具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在活动中,我们积极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1世纪是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也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中。而单一的德育教育形式,越来越与教育的发展相脱离。比较起传统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具有迅捷、多样和互动性强的优势。运用网络教育,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化。运用网络教育,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其它学生实现资源共享。运用网络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创造空间,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网络世界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既丰富多彩,又诱惑无限,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不仅要教会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更应该不断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拓宽网络德育教育途径,让学生既能充分利用网络展示自己,提高素养,又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文明上网,构建新形式下的绿色网络。
3.开辟师生有效互动窗口实施小学德育。在大多数小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教师的教学或者是德育工作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辟一个师生互动窗口,让师生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沟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求同存异地接受学生的想法,然后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传达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与自己平等,通过师生互动的窗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和思想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小学德育的成效和质量。
4.加强网络德育建设,拓宽德育教育阵地,构建德育教育三位一体化
我们在立足德育课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继续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立足美德课主课堂,让学生知情明理。充分利用美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美德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角色体验中实现情感的升华。通过行为训练,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得以巩固与强化。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课题研究,在全校开展了社会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用网络与家长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共同创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教育特点,让广大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同时向他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育是贯穿整个学生生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积极建立了“家庭,学生和社会家校一体化”评价体制。充分利用微信,班级QQ群,德育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习惯养成的评价。
三、结语
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要保证小学德育可以满足网络形势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小学德育更好的实施,要根据网络形势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丰富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淑霞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学周刊,2012,28,192。
[2]廖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