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吴楠2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顺航1 吴楠2
[导读] 摘要:电网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技术以及资源密集的特征。在施工中涉及众多的专业,具有安全风险高的特征。
        1.身份证号:13032119911014xxxx;2.身份证号:13080219930206xxxx
        摘要:电网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技术以及资源密集的特征。在施工中涉及众多的专业,具有安全风险高的特征。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协调、计划以及组织管理,在实践中要应用现代的方式以及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在实践中,项目管理的重点就是信息化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电网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电网项目;安全水平
        1电网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特征
        1.1规范化
        信息化管理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状况,基于整体布局对其进行优化完善。分析短期以及长期的效益,制定完善的目标管理工作计划,对项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进而有效地提升管理质量和项目的安全水平。
        1.2细化管理
        基于信息化管理基础,对各项内容进行层层细化处理,对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明确具体的责任人,通过专人进行管理,始终遵循“细致”“严谨”“精准”“标准”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在实践中要做好监督管理,实现细化管理。
        1.3量化处理
        在工作中要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处理,明确不同任务的度量标准,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对工作进行规划分析,制定完善的工程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内容。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进行精准的定位,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精准地处理各种问题,达到提升管理能效的目的。在信息化管理基础之上合理地分析、了解关键点,充分凸显信息化管理的效应与作用。融合其他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则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质量和项目的安全水平。
        2电网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2.1信息化管理目标
        在电网基础项目建设中,应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是进行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关键内容。在实践中对于项目施工的各个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管理,基于细化为主要的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责任以及义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岗位重叠以及管理缺陷等问题,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达到提升目标控制能力以及安全质量的目的。
        2.2信息化管理内容
        2.2.1文档及数据管理信息化
        基于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信息数据库,根据监督节点进行信息的存储,便于各项信息的调取。建立与工程密切融合的知识库,实现各项信息数据的共享以及合理利用。
        2.2.2工程信息处理及可视化
        电网工程项目信息数据量相对庞大,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各项信息流中对项目管理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分析不同数据的关联性,可以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工程项目的概况、加强对项目的监督、了解安全质量等各项信息,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状况,达到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的目的。
        2.2.3建立信息化沟通管理渠道
        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以及各种电子介质进行信息的接收、提交以及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交流协作平台,实现远程的沟通以及交流,有效地解决存在的沟通障碍问题。
 
                             图1 基础系统
        2.2.4过程控制信息化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利用远程专家咨询、遥控指挥等方式进行工程现场的监督质控。建立科学的、完善的预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合理进行工程信息的预测以及处理,对于潜在的问题以及隐患进行合理的预测,对参建方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制定完善的制度,有效地避免失误等问题的出现。
        2.3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之下,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管理责任以及要求,制定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其次,通过动态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针对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合同等各个环节制定信息化制度;再次,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条款,明确管理制度;最后,根据信息化状况定期调整制度内容,为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应用以及评价管理,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责、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的指标和内容,制定完善的经济考核管理模式,提升项目信息管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3加强信息化管理模板建设
        3.1项目部标准化模板
        根据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项目、安全以及质量、技术、造价管理功能等,建立完善的业主、监督以及施工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实现统一、规范的管理,对各项工作的流程进行细化分析,保障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进行深化分析,强化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保障项目部标准化模板的全面覆盖。
        3.2流程制度规范化
        信息化管理模式之下,电网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基于实际的项目内容开展流程制度规范化建设,了解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律以及要求。基于施工要素以及客观制定的需求,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合理规避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3.3强化分包单位控制
        在电网项目开展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多种内容。在实践中要对供货商、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分析管理,基于目标的要求合理对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协调管理,明确具体的权利以及责任,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同时,在实践中要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的安全性。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效地降低成本,优化现有的管理措施,保证项目安全推进。
        4电网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方案
        4.1工程计划编制与执行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根据工程的要求编制工程计划,确定工程的重要内容以及环节。在工程计划的制定中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及时调整处理,做好记录。在施工中,项目经理要根据工程计划的内容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以及纠偏处理。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计划分析、上报,完善审核、回退以及汇总等各项功能,根据系统自动分析工程各项内容。
        4.2物资供应计划
        在物资定标之后要制定完善的物资供应计划,项目管理人员以及物资部门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制定完善的物资供应进度,减少冗余工作,发现物资存在的供应问题。生产单位要根据要求进行验收,制定管理计划,通过缺陷验收计划、缺陷问题展示以及讨论等方式,提升缺陷处理的效率,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4.3报表自动生成及整合
        根据信息类型,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报表的生成以及整合处理,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以及进度报表管理系统,使各项工作将数据填写作为主要内容。
        4.4工程问题清单
        问题管理模块主要就是对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以及管理。在进行问题录入时,要确定问题的节点信息,便于系统对其进行记录存档,实现项目的追溯处理。项目经理要分析问题,记录具体的解决流程,根据规范要求上传问题解决方式,问题主要可以分为重大问题、一般问题。其中,在重大问题录入之后可以根据需求上传批复,之后发送至责任方,落实责任以及任务,对问题处理状况进行跟踪解决,展示问题处理的流程以及状况。
        4.5工程信息展示
        在工程开工之前要录入工程的各项信息内容,分析工程的主要内容、路径以及重要实施计划。通过手机以及电脑终端可以进行同步展示,进而便于了解工程的信息内容。分析工程项目信息可视化内容,对项目管理的各项工程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分析。在实践中做好工程汇总分析,便于信息统计管理。在工程中要做好信息资料的展示工作,通过LED大屏进行可视化的处理和展示。
        5结语
        重视电网基础建设,强化信息化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电网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力,进而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实践中要分析电网基础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状况以及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方案,进而充分提升电网项目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静,白珂,李志峰,等.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实践[J].建设科技,2020(Z1):78-82.
        [2]周蠡,李俊,王琪鑫,等.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电网项目安全水平[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212-21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