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朱海涛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朱海涛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壮大,土木工程建筑是其中常见的建设内容。
        身份证:32108819790216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壮大,土木工程建筑是其中常见的建设内容。而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策略,以解决以往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以期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泥土;要点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变化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筑材料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被提出更多的要求。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把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关键技术。混凝土的优点有: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很好地与支护模板和钢筋的配合使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成本较低,原材料较为丰富,在大中城市中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强度高,耐久性方面性能良好,相较于传统的砖混凝土混合结构,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房屋的分隔中灵活多变;可以针对不同的结构工程的需要,对性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质量标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为原料,节能环保。混凝土的优点很多,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由于体积较大导致自重太大;在完成浇筑后很容易产生裂缝;养护时间较长;工期易受气候影响,比如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工期较长。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炭化、侵蚀性介质的腐蚀、防冻各层被破坏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土木工程作业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土木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问题和原因
        2.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因为混凝土属于非均质体,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压力和外部的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初始应力容易发生内部转移或者扩散。如果按照裂缝深度对裂缝种类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危害较小的表面裂缝、危害较大的深层裂缝和危害最大的贯穿裂缝。这三种裂缝对于混凝土的危害主要是看裂缝对混凝土的切断程度。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引起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可以分为膨胀和收缩两种情况,混凝土在变形的过程中,应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一定会产生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出现位移,产生的额外应力结构,超过了混凝土的抗张强度时,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原材料的选购与生产,会出现一部分质检员疏忽的情况,所以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合理采购的现象。而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使得其各项指标不达标了。除此之外,水泥的强度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再者就是水会比例方面的问题,最终就会直接性的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旨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3.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作为建筑工程的原材料,混凝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建筑材料必须要规范。

具体要求如混凝土的含泥量,其含泥量要控制在1%范围之内,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不超过2.4,粗骨料的碎石针片状地范围应在10%左右,在满足以上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要合理的降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此来降低水热化和改善骨料。
        3.2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近些年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和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众所周知,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每一环节进行检查和技术交流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全面开展的前提。而监理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作为技术交流的主要对象,要配合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二者之间要及时交流。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除此之外,技术管理人员在检验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人员素质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3.3合理管控施工阶段,有效地完善混凝土养护技术
        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时需要消耗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消耗物资大,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所以这一阶段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控制管理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养护混凝土。不同用处的混凝土养护方式是不相同的,如养护用于墙板的混凝土时,首先工作人员要浇捣混凝土,然后再将混凝土带模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星期。为了满足防水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养护完拆模后还要持续保温,并在保温的基础上适当洒水,从而完善混凝土养护技术。
        3.4从设计和成本方面提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的强度
        (1)设计阶段:改善基础结构应从设计阶段入手,据调查,大部分能力较强的房地产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开发理念,都会成立自己专门的审图中心,旨在加强与技术部门的沟通。初步设计的侧重点就是技术功能。因此,设计人员要优化设计工作,在设计阶段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设计配合比科学合理地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此外,还要利用原材料控制水胶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实用性和收缩性。如果设计不当,就会影响施工环节,更有可能发生混凝土裂缝等情况,为了杜绝这一现象,设计人员要积极配合施工人员,如为了防止模板变形,可以选用高强度的模板。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地基和混凝土接触部位的浇筑,保证混凝土收缩均匀。这样设计能有效地减少不均匀沉降发生的可能性和沉降量,从根本上减轻构件重量、改善工程结构。(2)材料预算、成本管理阶段: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支出占整个工程费用的70%左右,可见控制材料费用的价格是项目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在施工阶段就对材料费用的进出进行合理的控制,正确预算支出资金,全面控制工程造价。另外,由于材料供应来自于市场,相关建设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数据的更新,为材料支出做预算。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更好地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混凝土多样化的性能,不仅是其他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还与施工技术、养护条件和环境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公前了解完整的土木结构的知识以及发现问题的所在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彬.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8):28-29.
        [2]郭蕊.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工程技术,2017,19(3):139.
        [3]刘喜生.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城市建筑,2013,10(20):319-320.
        [4]王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23:161+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