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常用施工技术 邓小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邓小红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需要运用软土路基技术来进行相应处理,最大限度上的防止导致道路的变形以及沉降等各种问题。
        重庆市恒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1520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需要运用软土路基技术来进行相应处理,最大限度上的防止导致道路的变形以及沉降等各种问题。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深入分析软土路基实际施工情况,按照施工技术的特点,合理的应用软土路基技术,进而确保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 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含水量和土粒的间隙比较大,原因在于软土是由含水量相对较高的土粒所组成,所以具备较大流动性,然而强度以及抗压能力相对较低。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软土会不断地下沉,在下沉之后软土层逐渐地变薄,强度进一步地提升,路面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沉,进而导致路面存在不平稳想象。尽管道路施工工程当中的软土路基处理对施工工期没有影响,然而倘若没有科学处理,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软土路基处理不当就会减短路面基层的有效使用寿命,会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路面受到了长时间的挤压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会将路基土挤压在软土层中,使其无法达到市政道路相关要求。若出现强降雨等现象时就会严重地损害到道路边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国家对软土路基科学处理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的留意。
        2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预应力管桩技术
        第一,在开始施工前前,施工单位需要能够明确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具体位置,进而来保证其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与设计内容不符合。第二,必须确认软土路基区域位置后,才能够对其进行测量,以此来保证管桩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第三,在打桩过程中,应该能够对其具体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并且加以标注,进而来对其软土路基进行有效施工。
        2.2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在对其市政道路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过程中,这种方法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方法,利用粉煤灰和碎石等等材料,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进而来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而且,在应用这种技术过程中,自身还具有很高的强度,所以能够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
        2.3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在操作上较为简单,自身具有很高的强度,而且其直径能够达到1.5m,长度能够超过20m以上,进而就能够更好地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比如,在漳州台商投资区景福路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新建道路长度286.77m,改造路段713.916m,那么在软土路基处进行施工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技术,利用水泥来作为固化剂,然后按照要求来明确桩间距,然后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启动搅拌机电机,等待搅拌头均匀转动后放下吊钢丝绳,让其搅拌机严格导向架边搅拌边下沉,将其固化剂和软土拌和,进而就能够让其形成水泥搅拌桩,常见的有粉喷和浆喷两种,被人们常用的则是粉喷,因为这种技术是先将水泥喷入到土层中,然后利用机械来对其进行搅拌,因为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大,那么与水泥反应就能够形成较为坚固的结构,进而更好的加固其路基。
        2.4排水固结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对其软土地基排水的方法,在市政道路开始施工前,通过相应的设备来给予软土路基一定的压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加固。因为软土地基中存在着大量的水,所以排水固结技术就是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及时排出,通过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来更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软土地基的抗渗能力,进而让其相应机械能够更好施工。在利用这种技术过程中,都是先设立排水柱,然后排出软土地基中所存在的水,这样就能够减少软土地基结构中的缝隙,更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2.5强夯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强夯技术利用了夯实机械以及重物等,充分的夯实了软土路基内部素土、杂填土以及低饱粉土等各类土质,确保软土路基能够有效的加固。在强夯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作业当中的时候,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素土以及杂填土,最大限度上的确保填料质量能够达到施工工程的相关要求。应用强夯技术的时候,应当重视以及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有效地管控整个施工作业的过程。强夯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从路基两侧开始施工作业,向中间位置逐步的夯实,在夯实的过程中完成同步的加固作业。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应当完成三次有效的夯实作业,在施工作业中,需要及时检查夯实的质量,保证路基的整体夯实程度可以满足于工程要求以及标准,进一步地提高路基的实际强度。在现浇混凝土的管桩过程中。在该技术应用中,主要的要点有:第一,通过官腔上部锤头振动形成振动力,在该力的作用下将环形墙体打入到对应深度当中;第二,使用墙体保护结构,当环形腔体到达一定深度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此当中,当腔内混凝土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拔管处理。在该技术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要一边振动一边拔管,以此避免出现损坏整体结构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当施工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2.6换填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软土路基,便能够利用换填技术完成软土地基的相应处理。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在应用还田技术的时候,首先应当量路基内部的软弱土层完全的挖除,随后利用具备更高强度且质地更为坚硬的碎石与砂等填补缺失土层,完成了整体填充操作之后,便应当进行路基的有效夯实以及碾压等作业,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可以满足于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当针对软弱地基利用换填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时,倘若软弱土层实际厚度低于三米,就需要挖除掉所有的软弱土层,然后便需要填充厚度相同的填料,随后需要完成夯实与碾压作业。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超出了三米,便应当按照实际路基情况来确定软土挖除以及填料实际数量。
        2.7表层处理技术应用
        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较软路基地段施工作业当中,该技术主要就是增加材料以及敷设材料,还有排水材料,确保能够避免地基出现变形剪切等相关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地表整体强度,进而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帮助,尽可能均匀的施工填土。软土表面在利用表层处理技术完成相应的处理作业的时候,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以及掌握施工地段当中的实际土质情况,了解土壤内强度系数、荷载量以及含水量等各个方面的参数,针对各个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检测,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上的提升软土表层的整体强度。这项技术的弊端在于无法确保路基有效使用寿命,因此还需要在软土路基施工当中进一步的改进。
        2.8换土垫层技术
        换土垫层技术也是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中软土路基建设施工当中常用的一项处理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了机械设备进行软土路基内部下层软土的有效清理,同时把透水性相对较强,稳定性较高以及承载能力较强的泥土完成充填,这种处理技术一般在淤泥或者低洼段较为适用,同时也要做好排水措施,此外,回填土宜选用压密性好的土层,以达到提高路基的稳定与安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施工情况与软土地基的实际状况来合理的选择,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以及掌握各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确保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各项施工技术的作用,保证市政道路有效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程远.分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常用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571(10):252-253.
        [2]张宽.分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常用施工技术[J].轻松学电脑,2019,000(012):1-1.
        [3]吴必胜.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No.18(02):85-86.
        [4]张明磊.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技术分析[J].冶金丛刊,2019,004(014):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