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斌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定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从实际的教学出发,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过程,对学生加强教育。鉴于此,本文对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高中政治课堂如何上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好政治课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念,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论述
新课标指出,学科教学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心点,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制定学业质量、学科课程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品质的融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高中政治学科的性质,可以将政治核心素养分为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四个部分。政治认同主要指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多方面的认同及价值认可。公共参与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指导学生和平共享、国际援助的重要国际意义。科学精神主要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创新绿色发展观念。比如,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理性思考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
二、开展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代表了一种思维品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方式,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给予学生一定自由思考的空间[2]。通过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开展学科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科活动,避免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4]。在进行高中政治课堂学习时,除了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利用好课下的时间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启示,得到感悟。例如在教学“征税和纳税”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模拟一系列征税活动,由几个学生扮演工作人员,一个学生扮演纳税人。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对辩证思维水平的提升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理性精神和辩证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由客观角度对问题进行看待和处理,因此,需要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存在的争议问题,如果发生互相矛盾的情况,那么,教师就要利用科学地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上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利用课堂的辩论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正面和反面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进行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头,特别是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时代性非常强,因此,教师教学时,需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地对生活当中的政治事件进行运用,进而达到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肯定。
例如:“经济和生活”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利用,展示给学生近几年来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现象,能够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扶贫工作的成果。同时,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数据进行观察,感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给予大众的好处,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提高。
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不论是政治教学的课标要求,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都是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因此,教师在政治课上讲到有关法律的知识或者案例时,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多补充一些法律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短板,激发学生对法制意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核心素养。例如,以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为例,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识记依法行政的含义、任务及其具体要求,并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出“依法行政的法是指哪门法律”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尽管学生们都知道是指宪法,但大部分学生对宪法的主要内容并不了解。在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同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我国的法律体系相关常识进行展示,并对宪法、民法等进行简单讲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法律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七、营造探究情境,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是高中政治教学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明确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进行总体分析,开展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沟通探讨的情境下强化政治认同,升华情感。例如,在教学“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了解进行深入思考,对政府的责任和职能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本课,消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以下的探究任务:请同学们收集政府为民办事的图片和文字等资料,然后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这样的探究活动,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和好事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八、结合课程特点,创建辨析式学习课堂。
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显示,引进辨析式的价值理念,不仅为课程开展提供了可行的具体操作意见,还深化了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体系的思想性、实践性、活动性。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建设体系的基本特点,创建辨析式课堂。在材料分析过程中提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甄别观点,在比较鉴别过程中明确观点,在拓展活动中引申观点,都是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步骤,也是学生进行批判思维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这个过程,有效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实现真正的引领。
结束语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调整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整合。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主要着眼于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项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由原来的传统知识灌输型课堂逐渐转向为活动型课堂的打造,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注重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线索和思路,提升教学的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燕.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06-107.
[2]吕红俊.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82-83.
[3]范惠潮.高中政治课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28-29.
[4]田引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02):92-93.
[5]吴春花.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刍论[J].成才之路,201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