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结构设计图中,墙、板等构件钢筋数量,均需根据设计指定间距结合建筑标准图集计算;为使施工现场钢筋间距、数量满足图集和设计要求,使钢筋计量结果准确无误;在设计指定钢筋间距不变前提下,确保起始钢筋距离结构边缘尺寸正确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熟悉建筑标准图集、根据结构图设计要求、查看钢筋算量软件三维模型发现:采用钢筋计量软件,计算剪力墙钢筋量时,须将起始竖向钢筋与边缘构件(暗柱)结构边缘距离设置由s-bhc,调整成s-bhc-(d+D/2),才符合实际情况并能精准计量。
关键词: 钢筋计量 起始间距 墙竖向钢筋 保护层
0 引言
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中,设计除约定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数量外,其他诸如墙、板等其他构件钢筋数量,均需根据设计指定的钢筋间距,结合建筑标准图集对各类构件起始钢筋距离结构边缘要求,计算此构件钢筋数量。为使施工现场钢筋间距、数量满足图集和设计要求,使钢筋计量结果准确无误;在设计指定钢筋间距不变前提下,确保起始钢筋距离结构边缘尺寸正确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支座之间距离,在钢筋算量软件里的设置;以期能为工程造价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在算量和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1 剪力墙竖向起始分布钢筋距离边缘构件(暗柱)的距离
图1 钢筋计量软件三维模型
图1为钢筋计量软件钢筋三维模型,如图所示,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边缘构件(暗柱)的距离可根据软件设置,自行调整。最新版软件模型,将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距暗柱距离设置为s1-bhc2(图2)。
图2 钢筋计量软件设置
如图3所示:根据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8G901-1》,边缘构件(或暗柱)
与剪力墙相连处,因为未考虑保护层,箍筋外缘与构件外缘齐平,且外侧竖向纵筋中心线与墙体竖向起始钢筋中心线之间距离为s;所以,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边缘构件(或暗柱)外侧竖向钢筋距离为s-(d3+D4/2)。
图3 建筑标准图集大样
如果,边缘构件箍筋直径和外侧竖向纵筋直径的一半,即(d+D/2),与计量软件设置中的bhc一样,在钢筋计量时,软件设置按照s-bhc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项目结构设计图和钢筋计量模型中,边缘构件(暗柱)和剪力墙各类钢筋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
2 设计图纸对边缘构件(暗柱)的构造要求
在结构图纸中,设计除指定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边缘构件(暗柱)钢筋之间关系(图4),还指定阴影区钢筋直径及大样(图5)。
图4 结构图纸大样
综合图4、图5大样,边缘构件阴影区域,箍筋每侧都考虑了保护层,外侧纵向钢筋的位置就有所改变;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结构质量及安全,须调整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位置,使其与边缘构件(暗柱)外侧竖向纵筋之间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图5 阴影区钢筋构造
综上所述:根据结构设计图,施工时,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边缘构件(暗柱)结构边缘的距离应改为s-bhc-(d+D/2)才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结构质量与安全,而非s-bhc;而钢筋计量时,如边缘构件(暗柱)箍筋按照图5进行建模、计算,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仍按照s-bhc进行设置,也将影响计算结果,造成钢筋量少算。
3 边缘构件(暗柱)箍筋计算规则对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设置的影响
根据钢筋计量软件(图6),箍筋计算公式及大样,清楚地看出阴影区箍筋计算时,每侧均扣除了20mm保护层;且从阴影区钢筋三维模型俯视图,亦可清晰地看到,箍筋也并非与结构边缘重叠。
.png)
图6 阴影区钢筋计算 图7 阴影区钢筋三维俯视图
受阴影区箍筋保护层影响,边缘构件(暗柱)外侧竖向钢筋与结构边缘及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之间距离也随之变大;在计算剪力墙钢筋量时,须将起始竖向钢筋与边缘构件(暗柱)结构边缘距离设置由s-bhc,调整成s-bhc-(d+D/2),只有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并能精准计量。
4 结语
钢筋计量软件,提高了项目商务人员算量工作效率;软件设置与钢筋计量结果紧密联系,应结合建筑标准图集、结构图纸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精准计量的效果。通过对剪力墙竖向起始钢筋与支座结构边缘距离的计算,以期能为工程施工人员、工程造价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及钢筋计量时提供更多钢筋计算思路;在工程量结算产生争议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6
作者简介:江涛,男,四川泸州人,钢筋翻样专业工程师,致力于研究钢筋精益化管理与钢筋精算.
1.s为设计指定钢筋间距
2.bhc为保护层
3.d为边缘构件(或暗柱)箍筋直径
4.D为边缘构件(或暗柱)外侧竖向纵筋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