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课标下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冀燕梅
[导读] 高中生在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后,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
        冀燕梅
        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40
        摘要:高中生在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后,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和相应的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根据高中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富有趣味的、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高中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1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备品质和关键技能,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而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真实存在的事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积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唯物主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时空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依据发言的好习惯。为此,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首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首先,老师对教材的内容没有创新。在当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多数只会依据教材来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单纯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述,使得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的历史知识少之又少,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受局限。况且历史的教学内容都是离学生现在比较久远的,就使得学生难以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长此以往,课堂的教学会一步步瓦解学生对历史最初的兴趣。其次,老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式教学是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学生对事物的主观思考能力受到限制,课堂的气氛过于沉闷,打压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加影响高效课堂教学的形成。最后,老师在课堂中展开的实践活动太少。现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阻碍,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直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很少举办关于历史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模式一般都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校以及老师很少举办关于历史的活动,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和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关于历史人物的博物馆等等。
        3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3.1多媒体融入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历史知识、文化,还要在教学之余有计划地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高中历史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在课前导入、课中讲授等环节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创新历史知识教学。
        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就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先在网上下载有关“鸦片战争”的相关视频,然后再剪辑以备在课堂播放,在新课导入时先播放视频,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观看完视频后,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观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吗?”,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然后回答。历史教师可以应及时对学生的应答给予反馈,“同学们的感想都很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回归课本,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本课内容,然后回答问题,鸦片战争爆发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结果是怎样?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因何爆发的,结果如何?”。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帮助高中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鸦片战争”后,还可以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比较、归纳概括等,还培养了高中生的知识归纳概括能力,促进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3.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
        当今的教学方向与教学重点,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重成绩转向重优势与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也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或者是书本上,而是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句话讲得好,今天的开始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一定要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成为历史,或者是一个改变历史过程中重要的节点。
        例如,在开展“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找出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影响当时发展的历史人物。这样不仅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主动搜集课外资料,去探索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人物所包含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身的学习技巧,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3.3创设教学情境,感知历史事实
        学习历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尊重历史事实,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判,深入感知历史事实的存在。历史代表着过去,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时空领域,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领人们走进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曲解的文字描述、翻拍成电视剧的历史事件等等,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事实和古人真实的思维、想法等无法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带领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感知历史,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相关历史的时候,学生由于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于这一时期所发生的英雄故事,更多的是当做一个精彩故事来听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仅限于演员的表演,并不能深切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震撼,无法有效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社会背景下的历史纪录片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加深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和深切感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科素养。
        3.4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历史理解就是让学生依据史实,对于历史事件进行真实理解。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产生“了解之同情”的理念,发挥出其自身的想象力,从而进行大胆自由的想象,以及小心细致的求证。这就要求学生可以真切地去理解和体会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造成的后果和影响都是需要进行论证的,从而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理念。
        例如,在进行“秦末农民起义”的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对秦朝快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探索,秦始皇修长城大量使用民力和财力,然而长城的修建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再例如,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以发散的思维方式来观察这个历史事件。尽管殖民贸易使得被侵略国家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同时通过殖民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渐渐成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极大的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形成。
        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前迈进。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教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的,并且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淑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新智慧,2018(30).
        [2]姚丽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22):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