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教育艺术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 林哲侨
[导读]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林哲侨
        广州羊城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510430
        【摘要】:“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我们就必须全面地爱学生,这要求我们班主任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他们本来就应该享有的爱。
        【关键词】: 班主任  转化  教育艺
一、确立一种信念
        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我确立一种信念,那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我用自己的热情,真诚地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顾虑,以获得后进生的信任。用爱的情感感化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尊重是照亮后进生前程的一盏明灯。我们尊重后进生、热爱后进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必须认识和尊重后进生的个性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潜能、兴趣、爱好和特长,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在发现他们的潜能的同时,及时积极肯定他们的长处、成绩,同时又点明阻碍他们进步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他们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审视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克服消极因素,自觉地向优秀生转化。
        2、多激励学生。给后进生的激励方法有很多,在班会课及课外活动中,我把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班级之间相互树立榜样,对表现好的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进步快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暂时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并与其家长沟通与汇报,建立良好的家校教育环境,共同激励学生满怀信心,这样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因为师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座桥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一起用爱心与耐心培养学生,采取不断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3、期待后进生进步。期待是拨动后进生的心弦的隐形之手,其实这就是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1) 后进生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当班主任对他们很是关注并期待他们进步的时候,那他们也支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期望,从而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改变、以克服以往不好的表现,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沿着班主任的指引走光明的道路。
        二、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主要是调动后进生热爱班集体和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一是多与学生交谈,课余时间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或到学生宿舍,或与他们一起进饭堂打饭吃,或与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策划节目,或与他们一起出手抄报、黑板报等,让他们觉得与班主任可以无拘无束的相处,对班主任敬而近之。二是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要求后进生与其他同学共同监督班级日常管理,每月在班会课上进行讨论、计划和总结,都要让后进生参加,让后进生感觉他们也是在为班级出谋献策的主人,感觉班级不能少了他们,这样既唤醒了后进生心中的责任感和参与服务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给予了后进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三是发动大家一起来帮扶后进生。我与几名班干部约定不管组织什么班级活动时一定不能冷落了咱们班的后进生,而且要充分发挥后进生们的积极性,让后进生感觉到在班级就像在家里一般的温暖。需要强调的是平时我们是不称呼“后进生”的,我们是称呼“进步生”。我让学生干部感觉到后进生的进步,不单单是班主任而且是班干部共同的责任。
    三、协调好几种关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当成为后进生学习、生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加里宁曾说:“教育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习期间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也就是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人。”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后进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后进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同时班主任还要成为后进生健康心理、高尚品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调适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师生相互配合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班主任不是以绝对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全面的能力去感染学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去影响学生。
        2、协调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联系老师和家长的桥梁,是联系学生在家、在校的通道。家访的方式有许多,比如亲自上门家访、电话家访、发短信家访、QQ家访、微信视频家访等等。但班主任的家访绝对不是有一说一,如实相告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我们做班主任的,千万别扼杀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自爱心、上进心。而且所有的家长都是期望从学校听到老师对其小孩的表扬,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绩优异。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只报忧不报喜,只会让学生更讨厌、怨恨班主任。因此,家访时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客观公正、合情合理、有情有义的评价后进生,报忧亦报喜。从学生本身具备的优点入手,不要一味地夸大缺点,更不能凭空设想,无中生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本来教育孩子就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孩子犯错误,我们当班主任的也逃脱不了责任。
        3、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每个学生的成长、每个班级的进步,都倾注了每位任课教师的心血,他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促进后的全面发展,我注重与每位课任教师的沟通,与任课教师协调好关系,为任课教师介绍特别是后进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并及时向任课教师了解后进生的学生动态,并与任课老师一起讨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鼓励、调整方法。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经常在学生中宣传任课教师的高尚师德。
        四、把握三个原则
1、公平 、公正、公开原则。在几十人的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理有差异性的,难免会有少数表现差、问题多的学生。确实“爱一个优秀生容易,但爱一个后进生就不那么简单了。”事实证明,后进生更需要得到师爱。班主任的任何不公行为,都会造成后进生的情绪低落,使他们对老师和集体失去感情。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处事一定要公正、公开、公平,对任何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因为只有真心真意地去爱每一位学生,多给学生温暖和关爱,才能激发起他们对老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使师生的思想得到很好的沟通,促进师生的关系。
    2、严格、宽容、肯定原则。作为班主任要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随时把握好后进生不断变化的思想脉搏。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容他们的一些可原谅的行为。既要肯定后进生取得的成绩,又要防止他们骄傲自满。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关心、信任、勤劳、人格尊严原则。作为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特别需要有一种勤劳的奉献精神,要勤巡视、勤检查、勤观察、勤叮嘱、勤倾听、勤总结。在关心后进生的前提下要信任后进生,要诚待后进生,真正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尊严,并且以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尊严影响后进生。






                                                                                    
注释:
(1)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参考文献:全国著名班主任 张万祥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200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