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敬
齐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 邮编:251100
摘要:笔者从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分析的行为习惯入手,深度剖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后进生、养成教育、方法途径
习惯谓习于旧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行为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超强的意志努力,更不需要外力支撑,是自然化的过程。良好的行为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转折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后进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就培养后进生行为习惯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经常和学生打交道,通过仔细研究调查认真总结后,我发现后进生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可以说以前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总体来说归根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主动、不积极,甚至暂时落后以后出现了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开始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学习缺乏必要合理的学习技巧和方式方法,课下很是努力,加班加点熬夜学习休息不好,导致课上打不起精神,容易发困,听不清重难点,课下又开始继续努力,久而久之成绩始终提不上去,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出现问题后,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逃避,慢慢地堕落,出现谈恋爱、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吃零食、化妆、逃课等问题,学习纪律涣散,得过且过,总之,就是不愿意学习。
(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们主要问题是生活作息缺乏必要的规律,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上课时不认真听课,睡觉,到了晚上却异常兴奋,开始打闹、大声喧哗、吸烟、甚至打牌,黑白时差颠倒,影响别人休息不说,还导致自己的身体生物钟紊乱,很容易生病。除此之外,他们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性的吃垃圾食品,喝冷饮,有钱时就吃好的,没钱时甚至都吃不饱,生活无规律,不按时吃饭等等。
(三)部分后进生缺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品质。他们有些是问题学生,不爱学习、爱打架、吸烟、脏话连篇,主要是心理不成熟,个性意识超强,存在不适当的自尊心,极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毫无规矩意识,意志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极弱,不喜欢和人配合,没有团队意识。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缺乏必要的学习技巧,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基础知识薄弱,从不会学到学不好再到不愿学,长此以往导致最终的学习失败。
(二)后进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非先天造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采取“放羊式”管理,任其自由发展,直接导致普高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后进生缺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品质是后天造成的,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少,更多的是社会大环境和朋友之间影响造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和一些不良少年在一起,久而久之,耳濡墨染,染上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二、普高后进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原则,在实践中重塑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对后进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首先是设置一个短期可以实现的小目标,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树立规矩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对后进生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要求他们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
(二)培养后进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他律教育,通过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内外共同发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后进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后进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帮其树立底线思维,让其知道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他们行为的准则。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师和家长需要持续不断地引导教育,而且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