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蔡文波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其工程质量对城市经济甚至人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身份证号码:42120219890127xxxx  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其工程质量对城市经济甚至人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从已投入运营的道路中,搭板断裂和沉降沉降不均匀等情况常有发生,难以保障市政道性能。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的施工质量,加大对道路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市政工程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性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科学完成规划建设,直接关系城市发展。如果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后发生了严重的沉降现象,不仅会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最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可能限制着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从不同角度或者新的层面出发,总结一系列有效措施,更好地改善沉降现象,必然引起更多人的重点关注,这是相关单位应该深思的首要问题。沉降问题的实际危害非常大,安全风险特别高。车辆行驶过程中因为道路开裂、地面不平引发跳车现象,行车舒适度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市政道路工程规划价值的体现因此大打折扣。另外,路基路面出现沉降危害,将大大缩短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负面影响非常严重,要想改善弊端现状,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努力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当然,在实际找到问题之前,必须有效地分析与市政道路工程沉降路面有关的施工内容。
        2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对搭板进行设置
        搭板设置搭板设置在沉降路基路面的施工中,主要起到降低冲击荷载力的作用,以提升道路过渡地段的承重能力,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员在充分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后,对道路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应注意搭板顶面标高与路段基层标高一致。如若工程有特殊需求,则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反向坡度预留的方式进行搭板设置。在此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注意路面纵断面始终处于相对平顺状态,以确定路基沉降差值,精准预留反向坡。对搭板和桥台连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锚栓。为避免搭板设置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导致桥头凹陷,需要搭板近台端在桥台上,且设置在台背与搭板之间,并放置竖直锚杆以及水平拉杆。以22号钢筋为例,钢筋间距应控制在80cm左右,为保证更好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应同时注意水平拉杆的方向与限制位移的方向须保持一致。对支座的处理需要将1.5cm左右厚度的毡垫铺设于近台端下放位置,并利用板式橡胶材料,将铺设间距控制在80cm左右,对于倒角的处理则需在近台端以及牛腿边缘依情况设置倒角,以避免因搭板转动使路面结构受到破坏。完成桥台和搭板的连接后,必然会存在缝隙,此时应选择油浸甘蔗板或沥青麻絮等填充材料加以填充,随后将稀释过的沥青对缝隙进行浇筑,封堵缝隙。
        2.2松软地基处理技术
        在对地基进行松软处理之前,操作人员通常会在建设区域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试验区域。根据试验区内获得的参数,详细分析地基的各项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效果。将此时得到的处理方案与工程策划时期预设的处理方案相对比,并修改参数,用来指导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操作人员需要在试验区内布置观测点,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土层条件并不优良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在区域内埋设足够的观测设备,用以得到全面而客观的数据。松软路堤填筑需按照频次进行观测,操作人员要将观测数据实时记录上传数据库。当路堤填筑高度低于填筑极限高度时,操作人员只需按照常规的填土速率进行施工即可。当路堤填筑高度无限接近于极限填筑高度时,操作人员需要依次降低填土速率。在填筑过程中需实时观测坡脚的水平位移状况和中心地面的沉降状况,当坡角和中心地面的位移与沉降状况趋于稳定状态时,才可继续开展填筑工作。


当坡脚的水平位移状况和中心地面的沉降状况并不稳定时,操作人员需要对坡脚和中心地面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观测资料绘制相关的关系曲线,结合实际状况指导下一步的路基填筑施工发展态势。在完成松软地基处理工作后,操作人员需要通过观测综合分析路基的沉降状态,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加固环节。
        2.3路堤填充物的选择
        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发生沉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填充物料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的。所以路堤填充物料的选择就显得十分关键,同时这也是沉降段施工技术的重要控制要点。一般情况下,沉降段的施工需要根据路堤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填充材料。如针对底层路基夯实度较好且泥土融合性强的路堤,就可以将泥土作为主要填充物料;但如果其底层夯实度较差且泥土融合性不好,则应该尽可能选择沙石进行填充。
        2.4台后填筑施工
        在道路路基路面的台后填筑施工上,高质量的回填作业对于沉降程度减轻有着积极意义。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来进行回填作业。其中台背填土作业的前提就是利用分层施工技术来保证填土作业顺利进行,确保台底满足相关作业要求。其次要做好填土作业中填充材料的检验工作,并且注重对填筑材料实施压缩工艺,防止填筑材料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回弹情况,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沉降路段变形。并且针对压缩环节的每道工序,都要进行科学地管控,遵守相关的设计要求规范施工。施工人员应该对材料自身特性有着深刻地了解,将材料对土体加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水泥稳定土拌合过程中,在依照相关比例对砂、石、土、石渣以及水泥进行均匀拌和时,需要确保水泥添加量不能大于6%,并且实现进行配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水的添加量进行明确,并且材料的参数规格以及占比都要和具体施工要求相符合。一般来讲这种水泥稳定土中需要含有凝胶材料,确保填筑过程中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明显增强,让路基路面整体稳固度得到有效提升。
        2.5保证后台排水畅通
        为了保障道路施工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需要重视道路过渡段说普遍存在的排水方面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进行台背路基填筑之前,需要先设置出盲沟,然后再将基底进行合理的处理。建设出土拱,并且在土工表面进行挖掘,建设双向坡的地沟。并且还需要进行隔水材料的铺设,使用油毡等物质。地沟周围需要铺设带有小孔的塑料管,并且将塑料管延伸到陆奇之外,并且还需要在附近填筑起透水性较好的一些砂石材料,然后再填筑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有相应的需要,还可以在台后填方中建立起排水垫层。这样就能够保证在施工周期内地基以及下软弱层能够进行渗透固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后期大量的出现沉降的状况,同时还能够将填方中所淤积的雨水进行有效的排除。而且在孔隙压力逐渐增加时会有渗透出路,不会因为潜水与地基水堆积在地层,而造成土体稳定性与强度的降低,应将垫层的厚度控制在1-2m,同时垫层要高处原地面至少0.5m,这样当地基沉降时,地下水位与原地面都不会超过垫层的高度。在桥台的背面设置防水涂层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渗水对结构物造成侵蚀。针对回填区的顶面和底面排水,应在回填表面设置排水设施,必要时应将表面完全封闭,从而使地面水的下渗问题得到有效地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非常的复杂,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施工问题的类型比较多,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具体建设时,必须对道路出现沉降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选用正确的施工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避免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受到沉降段的影响,降低隐患问题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王化利.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3-124.
        [2]方进.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6):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