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索 齐朝魁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齐朝魁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给城市道路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给城市道路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管理关乎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工期较短、施工量较大、工序较多,如果施工管理不到位,会给道路建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给予施工管理以高度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方法
        1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准备工作不足
        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民心工程,其建设质量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工程建设期间,为了避免对附近居民生活带来长期影响,施工时间较为紧迫,在施工单位开展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和落实各项管理准备工作,但是由于时间仓促,难以及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施工素质缺乏科学性以及严谨性,进而为后期施工管理埋下隐患,同时还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2 材料管理存在缺陷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关乎城市形象和居民出行安全,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物质支撑,材料质量与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当前,施工单位在材料管理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在材料采购中没有做到货比三家,甚至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材料采购工作,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也不利于施工单位控制建设成本;
        第二,在材料进场后没有对其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劣质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工程建设质量埋下隐患;
        第三,材料虽然在经过质量抽查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但是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导致材料在保管期间出现质量问题;
        第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科学的材料领取和使用计划,在施工中存在严重的材料浪费情况,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
        1.3 缺乏对隐蔽工程的重视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施工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隐蔽工程,其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关键地位,如果其质量不合格,会对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使用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在当前的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对隐蔽工程缺乏重视,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或者钢筋焊接中,浇筑存在空洞或者焊接不牢固,为工程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施工水平
        ①加大对优秀施工人员的招聘力度,保证施工队伍建设质量。
        ②开展施工培训活动,丰富施工人员施工知识,增强他们施工能力。首先,施工单位可以聘用优秀的施工专家作为培训人员为施工人介绍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其次,培训人员在推进培训的过程中要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锻炼机会,采取传帮带模式,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施工技能。再次,培训人员需要构建培训考核机制,进而获知培训效果。对于培训人员来讲,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改进培训工作;对于施工人员来讲,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找到自身施工知识漏洞,进而通过请教培训人员、与其他施工人员沟通与交流等方法完善自我。
        2.2 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从以上分析发现,材料管理工作水平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优化材料管理工作,提高材料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查。为防止采购人员出现谋取私利的行为,要根据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检查施工材料。若是施工材料存在问题,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中,要检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是否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其次,做好施工中需要使用材料的存放工作。市政道路工程包括各种建设事项,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相对加大,建设的周期相对较长。若是施工材料的存放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就影响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收益等。因此,做好施工材料的存放工作具有必要性。比如针对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施工材料,要做好防水工作,避免施工材料性能受到不良影响。
        2.3对原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完善
        为保证市政道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很多施工单位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日益频繁,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能有章可循,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其次,实际施工工作的展开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做好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监控工作。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保证仪器的先进性,从科学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改变以往凭借经验进行判断的方式,降低工程潜在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
        2.4全面考察道路施工环境,做好道路施工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以施工环境的考察作为起点,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准备工作开展可能会导致工期的延长,但是全面、完善的准备工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因此为了全面开展市政道路施工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当对道路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尤其要划分好居民和施工区域,居民生产生活日常状态在市政道路施工周边开通便利的临时道路,临时道路的开通也是为了给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另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全面评估工程周期,将施工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对施工周期进行科学规划,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在原材料的购置和使用问题上,施工管理人员也应考察施工质量标准,一方面要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整体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员同样也应当对施工周边环境所涉及到的地下管线密度进行考察,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燃气管道、排水管道的分布状况,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案,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2.5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①对施工中所使用的砂浆、水泥混凝土、水稳碎石混合料和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在拌和过程中应进行严格准确的称量,并对拌和出的成品料进行抽检,及时检测其灰剂量、水灰比、油石比、强度等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必须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②沥青混合料和水稳基层摊铺中应注意控制松铺厚度、温度、宽度、横坡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摊铺机使其符合要求。
        ③碾压主要控制碾压平整度、压实度,并应重点控制边缘部分碾压质量。碾压过程中压实机械的选型、碾压遍数、碾压重叠等,直接关系到结构层的压实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反映着城市的面貌,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水平。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切实落实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地把控每一项施工工作。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施工人员、施工材料采购人员、施工材料管理人员等都要根据岗位职责,合理地推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作。总而言之,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骆江红.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28-229.
        [2]王宇航.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8):263-264.
        [3]韩小福.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J].中国住宅设施,2020(2):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